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1
      其他醫療院所
      花蓮縣花蓮市民權路44號 · 03-824-1234
  1. 2023年12月15日 ·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2022 年台灣失智人口超過 30 萬人如何提前找出失智症患者知道如何陪伴和給予正確的醫療這正是花蓮的臺灣基督教門諾會醫療財團法人門諾醫院壽豐分院失智照護聯合服務中心成立的原因。 「失智症治療的後續追蹤非常重要但在過去卻被忽視。 」失智照護聯合服務中心主任王迺燕說。 2013 他在門諾醫院擔任精神科主治醫師時發現一些罹患失智症的病人返家後失聯不再回診病情因而加重。 他認為失智症醫療要走進家庭、社區,才能真正解決問題,這是在醫療現場無法補足的。 2018 年他跟院長莊永鑣提出想法,莊永鑣覺得很有意義,獲得醫院同意後,成立失智照護聯合服務中心。 延伸閱讀: 不只幫客戶代工,設計、標準品都能做! 機殼大廠 CEO 談營收破百億的管理心法.

  2. 2024年1月26日 · 延伸閱讀門諾醫院壽豐分院如何只靠 5 人團隊就串起社區的失智症防護網諾和諾德卻也有過幾起爭議2021 美國官員宣稱諾和諾德在 2001~2019 年期間把美國胰島素價格提高超過 600%損害糖尿病患者利益

    • 腦部自動導航,成醫師最佳助手
    • 神經外科權威力挺,白袍醫師二次創業
    • 醫師創業,得要懂失敗

    更重要的是,它能在腦部開刀的過程中,即時顯示「最佳路徑」,提供手術醫師參考。包含接下來手術刀劃過的區域,分別掌管身體的哪些行為、有多少百分比會影響運動能力和記憶,都會透過螢幕顯示。 這台腦部導航機器人並沒有酷炫外表,主機結合機械手臂、螢幕,外觀看來就是一台手術工作站。但動腦部手術本來就不需要花俏。若能讓手術刀精準地從 A 點走到 B 點,減少對其他部位的損害,就最大功用。 「簡單說,腦部動手術,越單純越好。」鈦隼生物科技創辦人兼執行長陳階曉說,身體其他臟器,多少在手術時會有翻動,腦部卻是嚴禁動盪的地方,這也正是機器人發揮功用的好時機。 外界較常聽到的「達文西手臂」和 Brain Navi 設計不太一樣。前者雖然能完成更複雜任務,卻還是跟著醫生操作,靠遙控來動作;腦部導航機器人則類似自駕車提,...

    團隊幕後的靈魂人物林欣榮,除了是腦部導航機器人的發想者,更在醫學界名聲響亮。因為他,是台灣神經外科權威,也是第一位將胚胎幹細胞成功移植在巴金森氏症患者身上的台灣醫師,曾獲得榮獲 2010 年美國神經治療及再生學會最傑出獎;現在,則是花蓮慈濟醫院的院長。 「神經外科醫師在進行手術時,總是希望有更智慧、更精準的設備來輔助。」他舉例,在腦中風細胞移植及巴金森病腦晶片植入手術中,希望能達到 0.01cm 以下的精準度。但是現階段的醫療器材卻只能做到 0.2cm 以上,臨床精準度相差 10 倍至 100 倍。 林欣榮認為,腦部手術得要有新的改變了,不過自己卻不擅長開發醫材、管理公司,因此找上同是醫師,擁有豐富創業經驗的陳階曉來實現夢想。 陳階曉是現任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泌尿科主任,專長不在神經外科...

    「因為爸媽以前做裝潢被倒債,所以我在讀國中時,寒暑假都會去菜市場和夜市幫忙賣衣服,一直賣到大學。」他說,這段期間,讓他比起其他醫師同業多了「被拒絕」的機會,加上以前成績起伏較大,並非順順利利地當上醫生,種種經歷,其實都是創業中必經的考驗。 「我鼓勵醫師創業,但不一定每個人都適合當 CEO,因為 CEO 是很苦的,得到處借錢、借資源;許多醫師卻太順遂,較缺乏這種經驗」陳階曉回憶,Brain Navi 一開始創業時,雖然有想法,可是沒錢請廠商代工機械手臂,加上台灣廠商對醫療機械手臂不太有興趣,一度讓他相當沮喪。 貴人的出現,卻重新點燃了希望。「醫療創業更需要『被點火』!」陳階曉說,中國醫藥大學董事長蔡長海的天使投資,讓鈦隼有了第一桶金,能夠請國外廠商打造機械手臂雛形,否則也不會走到現在發展階段。...

  3. www.managertoday.com.tw › articles › category創新創業|經理人

    門諾醫院壽豐分院如何只靠 5 人團隊就串起社區的失智症防護網失智症醫療要走進家庭社區才能真正解決問題這是在醫療現場無法補足的為此花蓮門諾醫院壽豐分院設立了失智照護聯合服務中心

  4. www.managertoday.com.tw › articles › tag專案管理|經理人

    門諾醫院壽豐分院如何只靠 5 人團隊就串起社區的失智症防護網失智症醫療要走進家庭社區才能真正解決問題這是在醫療現場無法補足的為此花蓮門諾醫院壽豐分院設立了失智照護聯合服務中心

  5. 2023年12月1日 · 70 臺灣基督教門諾會醫療財團法人門諾醫院壽豐分院 失智照護聯合服務中心. 72 詹茹惠 芙彤園創辦人. 梁仙和 台灣龍盟複合材料總經理. 王怡雯 臺灣數位企業總會執行長. 樊溫聖 震旦行行銷部資深經理. 73 厭世姬 《人選之人-造浪者》Wave Makers編劇. 簡莉穎 《人選之人-造浪者》Wave Makers編劇. 74 莊博貴 大亞電線電纜電通事業群總經理. 李若綺 財團法人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鄭樵卿 富邦綜合證券法遵暨法務部副總經理. 75 沈怡如 社團法人台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秘書長. 吳詩涵 幸福良食執行長. 鄭弘彥 攝陽企業董事暨副總經理. 76 詹景忠 集泉塑膠工業董事長. 周俊賢 飛立威光能創辦人. 林元德 台中精機副總經理. P.77 數位創新.

  6. 2020年11月9日 · 經營國內規模最大的連鎖眼科,一般醫師大多都是當到主治醫師,有點名氣,才出來開業,大學光學總裁暨總院長林丕容卻是當台大住院醫師第二年,就想出來開診所。 背後原因,要從林丕容的求學時期說起。 民國 70 年代,台灣股市歷經俗稱「12682」的萬點時期,林丕容父親的工廠卻早先一步因財務問題破產,遭遇格外冷涼。 於是學生時期的林丕容下定決心,「總有一天要創辦一間自己的上市公司。 就讀台大醫科期間,林丕容利用課餘時間考取會計師、證券分析師,甚至是公衛執照、化工工程師等,只要認為對經營公司有幫助的,他都會去考到手。 林丕容笑稱,「多數醫師都是開業後才當經理人,我是先有經理人思維才當醫師。 引進近視矯正技術,成市場先行者.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