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2月15日 · 如何看出一個人是否說謊?. 靠發問讓對方「腦子轉不過來」,從 4 種跡象辨識謊言. 讓謊言現形的方式則是增加「認知負荷」。. 人在說謊時得動腦筋。. 作家馬克.吐溫(Mark Twain)說過一句話:. 如果你說的是實話,什麼都不用記。. 換句話說,說謊時 ...

  2. 2020年8月25日 · 參與研究的美國羅徹斯特大學心理學教授芮(Harry Reis)就說:「我們所有人都想要和有比較高伴侶價值的人約會。 我們都在盡己所能。 」根據這份研究,欲擒故縱的確能增加自己作為潛在戀愛對象的價值,不過,芮教授坦言,這一招並非在任何 ...

  3. 2010年1月6日 · 這是傑瑞樂斯(Jerry Porras)在《成功長青》(Success Built to Last)中訪談的200位「成功人士」,共同為成功下的定義。 薄樂斯曾與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合著《基業長青》,探討影響「企業」表現優劣的關鍵因素。

    • 代表性捷思法
    • 可取得性捷思法
    • 定錨捷思法

    人們進行判斷時,會比較要判斷的事物和「想像中的理想典範」之間的距離,就稱為代表性捷思法。例如在擲硬幣的過程,大家都知道硬幣顯示正反面的機率,其實是相同的。然而當硬幣連續出現正面之後,人們容易想像下一次出現反面的機率提高,也是所謂的「賭徒謬誤」(gambler’s fallacy)。

    其次,可取得性(availability)是指愈容易浮上心頭的情境,人們會判斷它的發生機率愈高。他們曾做過一個實驗:請大學生判斷英文字母 K 在某個文本中,出現在單字的字首,或第 3 個字母位置的機率高低。由於人們較容易想到 K 在字首的單字,結果當然是前者機率較高,但事實卻剛好相反。 可取得性也會受到時間的影響,像是你近期經過一個車禍現場,或是身邊有朋友不幸因車禍受傷,相對就認為車禍的發生機率很高。這可以看出,人對於機率的判斷會不斷地變化。

    最後則是定錨(anchoring)的效果。你可以試試看,在 5 秒鐘猜測「1x2x3x4x5x6x7x8」和「8x7x6x5x4x3x2x1」的答案。這兩組算式的答案是相同的,但經過實驗,接受後面試題的受測者給出的答案,竟高出前者兩倍。原因在於起頭不同,導致人們的思考受到了限制。

  4. 2022年12月14日 · 長鞭效應最早是由系統動力學創始者.福瑞斯特(Jay Forrester)提出,史丹佛商學院教授、供應鏈管理專家李效良(Hau Lee)以更白話的比喻來描述。

  5. 2019年7月17日 · 美國管理心理學者哈若德.李維(Harold Leavitt)在《由上而下:科層體制為何長存及如何有效管理》(暫譯,原文為 How to Manage Them More Effectively)一書中,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提供解答:

  6. 2018年3月19日 · 傑瑞 · 恩菲爾德(Jerry Seinfeld)是美國著名喜劇演員,他曾分享過當好喜劇演員的秘訣,就是「每天」製造更好的笑話,也因此,他習慣每天固定時間安排「深度工作」時段,在那段時間發想靈感、蒐集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