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專題報導. 5 min 2024 年 3 月 27 日. 回顧2023東南亞環境專案:守護生物多樣性,爭取乾淨呼吸權及氣候正義. 作者: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東南亞是全球環境破壞的最前線,正面臨極端氣候、空氣污染、森林流失、塑膠污染及過度漁撈等威脅。 綠色和平自 2000 年開始,於東南亞多地開展倡議工作,臺灣辦公室更自 2017 年起,持續支援東南亞各項環保專案,與當地居民並肩對抗財團與政府的剝削,堅守生態保育的崗位,為氣候難民與動物提供緊急救援。 環保從日常開始 免費索取綠色生活行動指南. 你知道嗎? 東南亞地區的陸地與海洋,擁有全球 35% 的熱帶雨林與 30% 的珊瑚礁,是世界少數育有超過 5,000 種物種的「超級生物多樣(Megadiverse)」重點區域。

  2. 然其於該計畫的法規衝擊分析上,就特別強調因減少燃煤火力的發電量,可帶來的減碳效益為310億美元,健康共同效益為250~620億美元。 故美國環保署強調指出雖然此法規的施行成本達到73~88億美元,但綜合上述外部成本的削減,故此法案每投資一美元,可獲得七美元的效益(趙家緯,2015)。 納入碳污染的社會成本將改變許多政策的決策依據,川普上任後,則於評估減碳政策時,將碳污染的社會成本調降至每噸1~7美元,此成本僅考慮氣候變遷對美國境內的影響,忽略美國大量碳污染對國際環境的衝擊。 此舉引發美國境內諸多環境經濟學者與環保團體的批評。

  3. 氣候 專題報導. 【會員分享】為環境永續轉用綠電,期待拋磚引玉帶動企業落實社會責任. 2024 年 5 月 30 日. 減塑 專題報導. 桃園市兒美館慶開幕,綠色和平協助減少4千件一次性餐具,怎麼辦到的? 2024 年 5 月 29 日. 顯示更多. 綠色和平每週發布新文章,帶您掌握全球與臺灣的環境議題。 我們的文章範疇廣泛,包括氣候、能源、海洋、森林、減塑、生活、志工、專欄、以及調查報導。 綠色和平透過深入報導、精闢分析以及輕鬆的生活分享,指引您走在環保議題的最前線,同時為您呈現清晰且務實的環境問題解方.

    • 世界地球日的由來
    • 世界地球日的關鍵改變
    • 2024世界地球日主題:多一塑不如少一塑(Planet vs. Plastics)
    • 歷年世界地球日主題
    • 守護地球,從日常生活中做起
    • 綠色和平在臺超過十年的環境里程碑
    • 《綠色生活行動指南》,環保其實很簡單!

    世界地球日起源自 1969 年 1 月,加州聖塔芭芭拉鄰近外海的一座聯合國油井發生爆炸,超過 300 萬加侖(約 1135.59 萬公升)的油外洩,導致 1 萬多隻的海鳥、海豚和海獅等生物喪生,長達 56 公里海灘受到嚴重污染,引發全球對環境問題的關注。 ▲1969年加州聖塔芭芭拉原油外洩與污染的新聞畫面。 當時,來自威斯康辛州的參議員蓋洛德·尼爾森(Gaylord Nelson),因為長期關注環境惡化議題加上受到學生反戰運動的啟發,決定透過巡迴演講,將「空氣與水污染」的概念注入學生反戰抗議的能量。 尼爾森和和當時的青年激進主義者丹尼斯•海斯(Denis Hayes)組織校園活動,並選定 1970 年 4 月 22 日為第一屆世界地球日(Earth Day),引起全國媒體與大眾對環保的關注。

    422 世界地球日啟發了 2,000 萬個美國人橫跨東西兩岸示威遊行,相當於每 10 位就有 1 位美國人參與這場世界上最早的大規模環境保護運動。在這一天,眾人跨越職業、政治、黨派和社經地位,罕見達成共識,呼籲保護乾淨的空氣與水源,籲請人類愛護地球、停止破壞。 這場運動推動了「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的成立,促進了多項環境保護法案的通過,更直接催生 1972 年聯合國第一次的人類環境會議。  ▲第一屆世界地...

    塑膠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家具材料、免洗餐具、飲品容器、食品包裝,乃至我們穿的人造纖維,甚至透過水循環和食物鏈回到我們的身體。 2024 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是「多一塑不如少一塑」(Planet vs. Plastics),呼籲全地球人團結一心,終結塑膠污染對地球與所有生物的危害。這次活動積極倡導 2040 年全球塑膠產量減少 60%,為下一代打造一個零塑膠的未來。 或許您會想知道,為什麼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是減塑?因為2024 年是解決塑膠問題的關鍵一年,只剩下 4 月和 12 月的最後兩輪《全球塑膠公約》談判機會。 減塑目標必須強而有力,才能有效減緩塑膠污染危機,綠色和平主張《全球塑膠公約》須設定「2040 年前減產 75% 塑膠量」,才能加快推動減塑步伐、並守住 1.5 度升溫...

    世界地球日2023:投資我們的星球(Invest in Our Planet)

    每一年,世界地球日都訂定一個主要的行動主題,但 2023 年特別的是,主題繼續延用 2022 年「投資我們的星球(Invest in Our Planet)」。這個主題著重在政府、機構、企業,以及超過 10 億公眾的參與,以行動為氣候危機盡一分心力,人人有責、人人負責。 全球政府在 2022年頒布了許多關鍵的綠色政策,然而,幾乎每個國家都尚未符合 2050 年達到淨零碳排的標準。將全球升溫控制在攝氏 1.5 度以下是有可能的,但需要立即且大幅度地為氣候行動,而投資我們地球的未來就是必經之路。 我們必須共同拒絕骯髒的化石燃料經濟和老舊科技,並將關注轉向創造一個能夠恢復地球健康、保護地球物種、並提供無數機會的綠色經濟模式,通往健康、繁榮、公平的未來。

    世界地球日2022:投資我們的星球(Invest in Our Planet)

    2022 年的世界地球日主題是「投資我們的星球(Invest in Our Planet)」,以大膽的行動、創新與實行,藉由綠色經濟、落實永續商業模式,來建立健康的城市、國家及經濟,打造一個豐饒且公平的未來。 響應 2022 年的主題,綠色和平發布「地球投資者」心理測驗網頁,並邀請知名作家謝哲青擔任「氣候大使」,分享六種投資地球的方式,期待邀集更多人,與您我一起守護唯一的地球家園。

    世界地球日2021:修復地球(Restore Our Earth)

    回顧 2021 年的世界地球日主題,則是「修復地球(Restore Our Earth)」,藉此呼籲人們付出實際行動表達對地球的關懷,思考如何減少對地球的影響、改善恢復我們的地球環境,共同防止環境破壞所引發的災害。

    關心地球、參與行動,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就能做的小事開始!關注環保議題與新聞,平時不浪費食物、自備環保餐具、選擇環境友善產品、確實做好垃圾分類等,從日常習慣開始付出一點對環境對地球的關懷,都能讓我們的環境獲得改善。

    綠色和平與世界地球日一樣致力於全球性的環保議題,回顧綠色和平在臺超過十年,展開了許多精彩的環保旅程,著重於保護海洋永續生態、監督能源轉型、減緩氣候變遷、守護食品安全、源頭減塑與污染防治等。2011年至今,臺灣有更多民眾關心氣候變遷議題,也有愈來愈多人願意為環境的永續發聲,社會正在覺醒。

    雖然現今許多人的生活方式為環境帶來極大負擔,但好消息是,每一個面向都有您我可以為環境盡心力的地方。 綠色和平為您整理了食、衣、住、行、育、樂,生活各個層面可以實踐的環保小行動,製做成精美的《綠色生活行動指南》,讓您從最有意願的方法開始,每天小小的改變,就能為世界帶來大大的不同。 環保行動其實不是要少數人做到 100 分,而是只要多數人願意做到 60 分,就能為地球帶來巨大影響。也歡迎您與親友分享,為自己設定綠色生活挑戰目標,一起以輕鬆的方式,守護您我的家園。

  4. 1. 相較於 2007 年,目前太陽能已成長了 15 倍,風力成長了 3 倍. 2. 太陽能和風力的成本已大幅下降,再生能源正逐漸成為最便宜的新電力來源. 3. 再生能源是發展主流 – 從現在到 2020 年間,在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ECD) 的國家中,其增加的新發電量預期將有 80% 來自再生能源. 4. 各國紛紛使用高比例的風力、太陽能以及其他再生能源. 5. 國際能源署(IEA):現在任何一個國家都可以使用高比例,具有成本效益的風力與太陽能. 6. 目前再生能源供給全球22%的電力需求. 7. 成長率證明了再生能源正在飛快的發展與擴張. 8.

  5. 專題報導 減塑. 3 mins 2020 年 11 月 25 日. 循環經濟已成投資趨勢? 資誠和安侯以ESG分析企業永續發展目標. 作者: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塑膠污染問題與氣候變遷危機,不僅影響著生態環境,更在商業與投資界存在風險,逐漸受到重視。 國際知名永續發展顧問服務公司資誠(PwC Taiwan)和安侯(KPMG Taiwan)以ESG分析:循環經濟和永續發展是現今金融界評估投資標的考量之一,臺灣零售通路企業也應加速推動減塑方案。 臺灣經濟起飛的年代是以製造業起家,多數考慮成本、品質和利潤,以長久經營。 但現今趨勢已逐漸改變,商業模式也不再只顧及銷售, 品牌形象、社會責任、國際趨勢都必須納入考量 ,才能獲得投資者的青睞。

  6. 報告指出,這 20 家食品跨國企業把 2020 年與 2021 年所賺的錢分配給股東, 利潤總金額高達 538 億美元 。 而聯合國於 2022 年 12 月估計只要至少 515 億美元,即可於 2023 年拯救全球 2.3 億最弱勢族群,提供足夠的食物、避難住所等生存需求。 真相二:不受監管的大型企業. 大型跨國公司主導糧食系統,對全球碳排放、生物多樣性、糧食安全和農民自主權都造成災難性的影響。 現行模式除了 削弱調節供應鏈的彈性,也惡化了全球危機動盪的衝擊 。 真相三:少數企業壟斷全球糧食系統. 當糧食系統被少數企業獨佔,導致供應鏈被壟斷的結果是,他們可以隨意支配生產與銷售,並且 操控市場供需數量與價格 ,用來獲取更龐大的利潤,以及滿足企業與股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