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2454.TW 股價 相關

    廣告
  2. 什麼是k線?什麼是黃金走勢?財經專家不藏私教學,看懂漲跌趨勢,彙整國內外新聞,輕鬆掌握股市. 選股秘訣有哪些?教你看準成交漲跌軌跡,了解風險策略,預期ETF/股票動向,載app一同盤勢分析

搜尋結果

  1. 如何養成綠色生活,為環境減壓? 文章目錄. 世界環境日是哪一天? 設立的起源? 2024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修復土地,對抗沙漠化和乾旱. 土地退化和乾旱危機. 全球「世界環境日」活動. 近年世界環境日主題. 響應世界環境日,您可以這樣做. 環保主題參訪. 舉辦無塑聚會. 清潔自然環境. 美味蔬食巡禮. 支持環保行動. 世界環境日是哪一天? 設立的起源? 每年 6 月 5 日是「世界環境日」(World Environment Day),藉由這一天,全球超過 150 個國家、數百萬人響應當年主題,發起活動並呼籲大眾投注力量,一起保護、修復我們的地球。

  2. 專題報導. 3分鐘全球環境焦點:2024年5月:澳洲砍森林,每秒死一隻動物. 2024 年 6 月 5 日. 顯示更多. 綠色和平每週發布新文章,帶您掌握全球與臺灣的環境議題。 我們的文章範疇廣泛,包括氣候、能源、海洋、森林、減塑、生活、志工、專欄、以及調查報導。 綠色和平透過深入報導、精闢分析以及輕鬆的生活分享,指引您走在環保議題的最前線,同時為您呈現清晰且務實的環境問題解方.

    • 為什麼針對電子產品供應鏈進行評比?
    • 全球電子品牌及供應鏈氣候評比報告的主要發現
    • 企業自發自用綠電,兼顧產業競爭力與企業社會責任

    消費電子產品供應鏈對氣候具有巨大影響,包含半導體製造廠、顯示器製造廠以及最終組裝廠在內的消費電子產品供應鏈,佔了整體電子產業總碳排量的四分之三以上。 報告追蹤了 10 家全球最大型消費電子產品廠牌,以及其 14 個最主要供應商的脫碳進度。光是這 24 家公司,在 2021 年的總用電量就超過 1,700 億度,比阿根廷全國一年的用電量(1,300 億度)還多。 如果要將全球升溫幅度控制於攝氏 1.5 度內,最新的「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碳排放量差距報告」建議:全球在 2030 年前必須減排 55%。而作為主要碳排大戶之一的科技產業若能加速減排,在 2030 年之前達到 100% 再生能源,將可帶動其他產業擴大採用再生能源,加速全球淨零轉型。

    10 家消費電子品牌商

    1. 此報告涵蓋蘋果、Google、微軟、HP(惠普)、亞馬遜、聯想(Lenovo)、Dell、Sony、LG、三星電子等 10 家消費電子品牌商。 2. 亞馬遜、微軟、Google 等消費電子產品巨擘,雖然已針對公司營運業務設立極具企圖心的再生能源與氣候目標,但其供應鏈卻持續高度仰賴化石燃料。在這 10 家消費電子產品公司當中,僅有蘋果在供應鏈脫碳上回報重大進展。 1. 亞馬遜、微軟、Google、HP、Sony 皆在設立的氣候目標中納入供應鏈,卻並未設計達成這些目標的確切路徑及作法。只有蘋果要求所有供應商在 2030 年之前達成 100% 再生能源。亞馬遜和微軟都曾提出包含自身以及供應鏈的 2040 和 2030 的減碳目標。但在 2021 年,亞馬遜與微軟供應鏈的排放量卻不減反增,各自增加了 19% 與 23%。 2. 三星電子於 2022 年 9 月承諾要落實 100% 再生能源,但在消費電子廠牌排名中卻獲得了最低分的 F 評比。除了因 2050 淨零目標遠落後其他 RE100 成員 20 年,該企業的脫碳策略早已被大多數全球消費電子產品公司捨棄。此外,三星的 2050...

    14 家電子產品供應商

    1. 此報告涵蓋Intel(英特爾)、台積電、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三星顯示(Samsung Display)、鎧俠(Kioxia)、SK海力士、LG、夏普(Sharp)、京東方(BOE)、日本顯示器、鴻海、立訊精密、和碩、歌爾(Goertek)等 14 家電子產品供應商。 2. 台積電、三星電子和 SK海力士皆制定了 2050 年 100% 再生能源目標,但這個目標仍比 RE100 公司的平均承諾期限(2028年)晚了超過二十年,時間表不符合業界標準。 3. 根據報告,這些電子產品供應商的再生能源使用率中位數僅有 5%。相較之下,蘋果和微軟皆已在其自身營運業務中達成 100% 使用再生能源,突顯主要科技廠商自身營運業務與其供應鏈之間所存在的鴻溝。 1. 自 2019 年以來,全球四大半導體製造商的碳排放量呈現增長。三星電子(26.1%)、台積電(17.5%)、Intel(13.5%)、SK海力士(11.7%)這四家全球營收最高的半導體製造商排放量皆有所增加。 1. 在所有半導體製造商中,SK海力士獲得的評分最低。SK海力士 2021 年在南韓的用電...

    鄭楚忻表示,若從報告中領先台積電的 Intel 來做比較,儘管 Intel 的自發自用占比仍然低,但在自主建設再生能源以及開發新技術上顯得相對積極,自建的裝置容量約為台積電廠區裝置量的 9.3 倍。「Apple 也曾於 2015 年與新加坡的光電開發商合作,在 800 個公共住宅頂樓裝設太陽能板,取得綠電自用,可以說是地狹人稠的城市中開發再生能源的良好案例,這些國際上的案例都能提供台積電參考。」 世界大廠紛紛要求其供應鏈使用再生能源,以出口為重要經濟導向的臺灣若要在全球供應鏈維持競爭力,使用再生能源儼然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而從蘋果要求供應鏈在 2030 年達成 100% 使用再生能源,以及目前 RE100 企業的平均目標達成年為 2028 來看,台積電 2050 年淨零的目標已經相對落後。對...

  3. 這代表什麼意思? 為什麼世界進入前所未有的危機狀態? 文章目錄. 末日鐘是什麼? 為什麼是警示指標? 什麼因素加速邁向末日? 氣候、AI都是主因. 末日鐘的指針進程. 日趨惡化的氣候危機,須您我力挽狂瀾. 末日鐘是什麼? 為什麼是警示指標? 隨著全球第一顆原子彈於 1945 年 7 月誕生,發明原子彈的奧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及美國《原子科學家公報》的一群科學家. 於 1947 年設立「末日鐘」(Doomsday Clock,也稱「末日時鐘」),用來評估人類距離滅亡有多近,若時間走到午夜 12 點,就表示人類文明已走到末端,藉此警告公眾核武的危險性。 當時末日鐘的時間是午夜前 7 分鐘。 (延伸閱讀:電影《奧本海默》:毀滅世界的力量,是核武還是人心?

  4. 事實上,在國際情勢與化石燃料價格上漲的壓力下,電價審議委員會已於 2022 年 6 月 27 日拍板調漲電價,此次調漲主要針對產業用電大戶,排除受疫情影響的六大產業,其餘產業調漲幅度為15%,有助改善目前因電費過低所衍生的問題。 用電大戶若趁此機會投入自發綠電,將能減緩自身電價衝擊、增加產業能源韌性。 且能幫助台電減輕供電負擔、增加全臺綠電占比,進而達到多贏。 守護氣候行動急需您支持! 氣候緊急已成現實,綠色和平致力推動政府修法、要求企業轉用再生能源,加速減碳腳步! 捐款支持. 綠電不夠,該如何解決? 接軌國際碳中和目標,廠房自行裝置再生能源發電系統.

  5. 歐盟為臺灣第 4 大出口貿易市場,年貿易額達歐元 505 億(約新臺幣 17,178 億元), 一旦提出徵收碳關稅,將對臺灣出口競爭力造成巨大影響 ,換言之,政府及產業若能即時因應這項措施,也可掌握更多優勢,從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 (延伸閱讀: 與全球同步淨零碳排,臺灣該向落後的減碳標準 Say NO! 全球大型品牌商相繼要求「潔淨產業鏈」,加上臺灣兩大出口市場歐盟及美國都計劃實施徵收「碳關稅」,成為臺灣企業面臨的出口壓力。 © Executium / unsplash.com © Executium / unsplash.com. 全臺最大的產業公會「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李永如理事即 表示 :「碳中和議題在未來 30 年內對全球產業既是壓力,也是極大商機。

  6. 專題報導 氣候. 6 min 2021 年 5 月 26 日. 面對疫情仍要淨零,臺灣以綠能導向的能源轉型之路,必須堅定向前. 作者: 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專案小組. 2021 年 5 月可謂多事之「春」,臺灣接連遭遇乾旱、停電、疫情升溫等危機,除了需靠全民提升節約用電、用水,落實居家防疫措施外,更需要政府以公部門的力量,解決影響層面廣大的缺水、缺電問題。 綠色和平於 2020 年委託中興大學資訊管理學系許志義教授,進行 《論市場導向之綠電發展策略》 研究,成果獲刊登於《臺灣能源期刊》。 以下為您將此次研究做重點節錄,看專家剖析臺灣如何在能源轉型之際,維持穩定供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