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8月25日 · 於是,研究人員做 3 個相互關聯的實驗。 在這些實驗中,研究人員告訴受試者他們會和性別相反的「對象」聊天。 然而,這裡的「對象」其實是研究人員派出的內部觀察者。

    • 我不知道從何開始
    • 我會因此少了很多收入
    • 現在才換跑道已經太遲了
    • 這不會成功的

    對於已經在某個行業裡打滾多年的職場人士來說,轉換職場領域確實需要很大勇氣,面對新領域的陌生感總會讓人心生怯意,比起直接藉由看書、與相關領域的人士聊天、參加相關課程等來加深自己對新領域的了解,有一種人會先過度思考轉換跑道後可能會遇到的各種狀況,然後說服自己不要冒險,並對聽到的各種意見予以反駁。事實上,並不是那些建議真的有什麼問題,而是你要懂得先跨出去,只要願意邁出第一步,總會有站穩的那一刻。

    Caroline Ceniza-Levine說,她時常聽到這個理由,但通常為此擔憂的人多數根本都還沒到跟新公司談薪水的階段,根本連要選擇哪個工作都還沒決定。她認為,這根本是杞人憂天,轉換跑道不必然等同於會減薪,說不定還有機會加薪,不要在一切還沒開始之前就先嚇自己,畢竟比起薪水,如何為新領域的工作做足準備還更重要。

    很多人會長期留在同一行業、同一公司、同一崗位,是因為他還有發展空間,還有好的績效,但一旦沒有了這些願景呢?譬如一直在一個職位停滯不前或所待的公司成長遲緩,甚至是這一行業步入黃昏,這時能做的決定就是,要嘛走,找到更好的;要嘛留,積極解決當前困境。永遠沒有什麼決定是太遲的,假使明年此時的狀況比現在更糟,現在的你只要跨出那一步就對了。

    這個理由大概是前4點的集大成,「我沒辦法先上課或看書了解這個領域,因為這並不會直接讓我找到新工作」,但事實上它能幫助你認識該領域;「我已經開始搜尋相關工作了,可是薪水都比現在差」,可是說不定還有很多沒把薪水列明的工作正在等著你呢;「要轉換領域需要很長時間準備,現在已經太遲了」,但如果你正處於困境,你就必須盡快跳出去;「我也想找工作,但去一一面試需要太多時間,我根本抽不出身」,如果是這種想法,那其實你要做的就是懂得選擇你真正想要的,為了該做的事、想嘗試的工作挪出時間。 轉換職場跑道絕非易事,本來就需要耗費時間與精力,如果你的工作正處在一個混亂時期,還是先顧好吧,但須明確的是,當你已經知道自己需要跨出舒適圈的時候,千萬不要再被以上5種理由給牽絆住腳。 資料來源 / Forbes

  2. 2024年5月25日 · 然而,如何在困境中找到前進的動力,是每一個追求成功的人必須學會的課題。本文精選 18 句來自成功者的名人語錄,這些勵志格言和能量金句,不僅能給你帶來啟發,更能幫助你在面對困難時保持積極的心態,勇往直前。

  3. 2018年4月26日 · Danny 真的蠻會的,他總是和正妹約會。 B: 有啊,我有看到,那女的真的超! 相反地,如果要說有個男生很不會把,就可以用 not have wheels,或另一個非常生動詼諧的字 square wheels,想像一下輪子如果都是方的,那該怎麼滾呢(根本就滾不動啊哈哈 ...

  4. 2021年11月4日 · 1. 專業力. 無論是在原來領域換公司,或是轉換全新跑道,沒有專業能力,一切免談。 所謂專業能力,不只包括產業知識、專業技能,也包含自我時間管理、處理人際事務及團隊協調的能力。 一般說,20 歲看學歷,30歲看專業能力,40歲看團隊管理能力,儘管跨入新產業,外界也會期待工作者應付複雜環境的能力與專業技能,隨年紀及經驗增長。 因此轉職者應從平時,就在原組織裡學習精進專業能力,例如加入專業協會(學會)、上課充電、考取證照,累積個人品牌的信譽,也較易發掘合適的轉職機會。 2. 前瞻力. 能夠預判未來發展、掌握機會的能力。 平時應透過閱讀市調機構、顧問公司的調研報告、參加產業的趨勢研討會、與上下游廠商交流訊息等,鍛練掌握產業趨勢的能力。

  5. 2016年4月21日 · 從研究員做起,35歲當上副總,38歲當上總經理,劉宗聖如今是全台最大投信公司元大寶來投信總經理。旁人看來,他年紀輕輕、升得很快,但是劉宗聖拚命也是出名的,二十幾歲時曾經有一次出國考察,在搭機回程的十

  6. 2016年8月16日 · 1. 學習放手,拋開憤怒與嫌惡記憶. 想要讓自己不易隨外在而動搖,植西表示,學習面對負面情緒的出現,是必經的第一道課題。 負面情緒,多半來自於將自我價值建立在別人的評價上,由於期待得到別人的肯定,因此一旦在這方面的需求受挫,就會產生恐慌,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夠好。 一旦沉溺在這種想法中的時間增多,後悔、厭惡的情緒就會無法正常代謝,導致一個人長期處於憤怒或低潮。 不過,植西也強調,沒有人一出生就討厭自己的,回想小時候,在學校裡即使受點傷,要是回家後能夠得到父母的慰藉,心情很快就能治癒。 因此想要擺脫負面情緒,如何盡量縮短自己悲傷、後悔的心情,就至關重要。 主管別再自己埋頭苦幹! 【7/19 敏捷團隊決策與執行力】2 關鍵打造持續達標的團隊. 對此,植西提出一個練習方法。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