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3月23日 · 而想知道過去的歷史資料,只要修改「B5儲存格」的「年月」,再按下「抓取月份資料繪製股票圖」鈕,就可以看到該年月的股票圖。 使用測試結果 excel巨集6.gif

  2. 2016年12月9日 · 1.運用圖表看出股票趨勢. 為了瞭解台積電的長期趨勢,巴菲特選擇 「插入圖表」→「折線圖」 ,很清楚看出台積電過去的歷史成交紀錄和趨勢:整個歷史成交量的趨勢往上。 蘇書平提供. 再來,巴菲特選擇了另一種表格來做交叉比對,他偏好長期投資而不是短期獲利,因此想要知道「歷史成交量」和「股價」是否是正相關,當股價上漲(很多人認同該股票的價值)歷史成交量也同步增加(還是有許多人希望購入),代表該公司值得繼續投資。 他選擇了組合式圖表當作他的秘密武器,將直條圖和折線圖搭配在一起看,以確認股價和歷史成交量的關係。 蘇書平提供. 台積電符合上述的相關規則,是可以列入投資的標的。 但同時,他也希望掌握全球股市資訊,免得逆勢而行。 於是他連到另外一個網站stockq,這裡有目前全球最新的股票資訊。 蘇書平提供.

  3. 2019年6月11日 · 「新的運營模式,思考將更細膩、全面,繼續領導龐大的鴻海集團,」劉揚偉說。 鴻海採取 9 人經營小組,與外界的猜測如出一轍。《郭台銘霸業》提到, 郭台銘的領導風格較強勢,鴻海的決策基本上是郭台銘說了算,集團內很難有人可與之相提並論 ...

  4. 2023年10月24日 · 鴻海昨天則以下跌約 1% 開出,惟盤中受大盤走勢疲弱影響,一度下探 100 元整數價位,終場下跌 3 元或 2.9%,收在 100.5 元,雖險守百元關卡,仍下探今年 3 月來新低價。

    • 企業併購的優缺點
    • 出海不怕水土不服?結盟獲取規模經濟
    • 衡量財務能力與風險,設立篩選基準

    企業該如何挑選、物色併購對象,才能發揮綜效,又免去併購失敗遭到反噬的風險?參與過聯發科併晨星、日月光併矽品等多起大型併購案的律師黃日燦認為, 企業得先理解、審視組織當前有哪些不足或戰略需求,可透過併購手段取得,才能列出「選親」條件。否則企業併購猶如器官移植,風險極高,併購後成效不如預期不打緊,最怕的是出現排斥現象,嚴重可能危及組織的存續。

    3. 拓展國際市場

    位居領導地位的廠商,在本土市場做到一定規模,往海外拓展、尋求成長動能成為必然選擇。但跨海營運免不了水土不服的風險,此時併購該地市場經營有成的企業,成為另一個可行的選項。 2004 年來自中國的聯想電腦,以約 17 億美元的價碼承接 IBM 的全球個人電腦事業,便是為了挽救在中國境內停滯不前的業績。當時聯想在中國市占連續數年超過 25%、把對手遠遠拋在後頭,但這也造成業績成長動能遲緩。聯想在合併 IBM 個人電腦事業後,迅速從全球市占第 8 的位置竄升至第 3 大,2013 年甚至打敗位居龍頭許久的惠普(HP)坐上冠軍。 反過來說,當企業遇到意圖進入本土市場經營的跨國公司,透過合併、組成策略聯盟,共享資源,也不失為鞏固市場地位的方法。像是 2000 年全球最大入口網站的美國雅虎宣布併購台灣入口網站奇摩,雅虎透過併購獲得進攻華文市場的機會,奇摩則因為有了雅虎撐腰,在臉書等社群媒體出現之前,蟬聯台灣前 3 大最受歡迎網站之列近 10 年。

    4. 創造規模經濟

    當產業發展進入成熟階段,沒有太多新技術、新產品競爭,對手間同質性高,規模成為搶占市場的致勝關鍵。此時,透過併購急速拉升產能,一來能與自行建廠的同業拉開差距,二來是有更多籌碼能跟上下供應商談判。 2007 年,宏碁電腦眼看個人電腦市場進入成熟期,產品差異愈來愈小,成本成為大廠間競爭關鍵,因此以 7 億美元收購美國第四大個人電腦捷威(Gateway)。獲得規模生產優勢的宏碁成功在該年底從全球市占前 4 晉升至前 3,也首度在美國市場超車蘋果,成為當時美國第三大電腦品牌。

    《新合縱連橫》提醒,企業除了事先弄清楚想靠併購得到什麼優勢外,也得依可承受風險、與對手的競爭關係、市場環境等因素,量身打造適合自身處境的篩選原則。 《企業創生・台灣走新路》一書就舉例明基電通(現為佳世達)在 2005 年併購西門子旗下行動通信部門失利,慘賠 300 多億台幣後,2014 年接任總經理的陳其宏(現為董事長),意識到現代電子業更趨多元、複雜,不能再什麼都自己生產。決心整合集團資源,靠轉投資小公司作為成長動能,打造大聯盟。 陳其宏訂下嚴謹篩選標準,一是虧錢或賺不夠多的公司不投、二是目標公司的負債不能太高,才能維持集團投資其他公司的現金流。因為陳其宏深知公司資源有限,要迅速東山再起,每一塊錢都得用在刀口。過去 7 年靠精準併購、轉投資,讓佳世達近 4 年,連續寫下營收新高。

  5. 2016年5月17日 · 鴻海將以約 2888 億日圓取得夏普的普通股,另外以約 1000 億日圓取得夏普增資發行的特別股(可於未來轉換為普通股;3888 億日圓約 1160 億台幣),合計取得夏普 66% 股權。

  6. 2022年5月3日 · 鴻海集團 2012 年就表態併購日本面板大廠夏普(Sharp),但到了 2016 年才成功入主。. 企業併購其他公司時,往往需要數個月,甚至數年時間,整個案件才會完全底定。. 從交易初期到履行合約,為什麼如此費時,中間會經歷什麼流程?. 根據〈公開收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