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1月17日 · 首先民調是炒作選情的工具可以帶動新聞話題熱潮所以媒體會定期公布或是在發生大事之後立刻跑民調來判斷風向。 像 2015 年連戰去北京看閱兵之後,各家都跑民調,並且發現國民黨立委和總統,不論哪個區域,都掉了 3% 以上,而親民黨(祕書長秦金生也有去)更掉了 10% 以上。 各競選陣營也常搭民調的順風車去進行些戰術操作。 如果民調些微領先,就強調自己最有機會,要選民集中選票「棄保」,輸的話就哭天拜地,要選民第一優先搶救。 如果大幅領先? 就說民調只是假象,這數據很可能是反對黨的陰謀,騙大家轉移選票,要大家站出來投票,以打破這個陰謀。 如果大幅落後? 那也是對手的陰謀,一樣是想騙大家轉移選票,還是要請大家站出來投票,以打破這個陰謀。

  2. 2022年3月15日 · 總統選舉的民調預測A 民調的有效問卷數有 240 萬人B 民調只問了 3000 人,哪家民調的預測比較準確呢? 大部分人會選前者,因為樣本數愈大誤差愈小,愈接近真實。 1936 年時任美國總統小羅斯福(Franklin Roosevelt)正與共和黨員阿爾弗雷德‧蘭登(Alfred Landon)競選總統。 知名雜誌《文學文摘》根據 240 萬人的郵寄民調的結果,篤定蘭登會勝過小羅斯福。 民調公司蓋洛普(Gallup)據說只做 3000 人次訪談,卻推測小羅斯福會勝出。 選舉結果出來,跌破眾人眼鏡,小羅斯福連任成功。 為什麼 240 萬個樣本會「輸」給 3000 人訪談? 延伸閱讀: 俄烏戰爭|從喜劇演員變烏克蘭總統! 澤倫斯基到底是何來歷? 憑什麼拿下 9 成支持率?

  3. 6 天前 · Unsplash. 國會改革|國會調查權三讀通過,但符合憲法規範嗎? 大法官會怎麼看?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更新:28 日下午 5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國會改革法案三讀通過包括總統國情報告常態化增訂反質詢等藐視國會罪國會調查權國會聽證權等皆已全數完成修法。 不過,通過三讀的法案,如果有違憲疑慮,還有效果嗎? 大法官會怎麼看? 以下是 2024 年 5 月 21 日之報導: 2024 年 5 月 17 日,立法院召開院會,討論《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其中,各陣營對 國會調查權 (註一)有諸多爭論──包含調查對象是否包含私人,是否要對偽證加以處罰等問題。 以下將以懶人包形式,帶讀者快速掌握重點。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18年11月15日 · 把候選人當品牌的觀念對選戰操盤者來說很重要但很多候選人卻只管民調這兩者有什麼不同? 選民投的是「人」,要塑造有特色的個人品牌 吳春城認為,雖然有政黨、政治、政策,但是占的比例遠遠比不上人,因為大家投的是「候選人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

  6. 2020年1月10日 · 劉軒坦言在社群媒體興盛後因為對選舉結果失望一時無法消化甚至情緒失控的現象已經變得愈來愈常見。. 最經典的例子,無非就是 2016年,川普(Donald Trump)當選美國總統時,跌破眾人眼鏡的大事件,選後的美國社會,散發出一種「錯愕、不敢 ...

  7. 2018年3月30日 · 以選舉時出現的民調數據為例一邊說 A 支持率較高,另一邊說 B 會贏,到底該相信誰?這其中的差異就是調查方法和對象不同,如果只問挺 A 的選民,得出的結果自然是 A 會贏。 確定了數字的定義和來源,接下來才能開始解讀數字。

  8. 5 天前 · 民進黨團指控藍白聯手擴大立委權力恐造成立委濫權現象未來立委握有調查權恐將人民捲入引發政治鬥爭也可能對企業經營者產生影響。 國民黨團則指出,提出國會改革就是要杜絕過去 8 年,官員們各種反質詢、閃避問題甚至說謊的惡質行為,讓陽光照進國會,還給人民公平正義。 面對黑箱、不符合程序正義等質疑,民眾黨團指出,國會改革法完全依照程序進行,令人遺憾的是,民進黨委員根本不想討論國會改革法,利用拖延戰術,如散會動議、程序問題,讓國會改革法停擺,迫使法案進入院會,並造謠法條沒有實質審查。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國會改革法案)通過了什麼? 三讀條文一次看. 1. 總統國情報告|國情報告常態化,立院可決議總統赴立院報告. 三讀通過,未來立法院於每年集會時邀請總統至立法院做國情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