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茯苓霜
    • ㄈㄨˊ ㄌㄧㄥˊ ㄕㄨㄤ
    • 釋義:
    • 一種含有茯苓的補藥。《紅樓夢》第六○回:「只有昨兒有粵東的官兒來拜,送了上頭兩小簍子茯苓霜,餘外給了門上人一簍作門禮,你哥哥分了這些。」
  1. 2021年5月12日 · 茯苓霜其實我覺得成品有點像熱呼呼的杏仁糊耶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將曬乾的茯苓放入電鍋中蒸之後曬乾磨成粉再加入牛奶加熱攪拌均勻就可以了。 Youtube上面還有看到一種做法: 先把茯苓切片後跟枸杞紅棗蜜餞一起用電鍋蒸。 把蒸好的茯苓拿出來曬乾,乾了以後磨成粉。 把紅棗、蜜餞切成碎末,做為配料。 磨粉後的茯苓加入牛奶攪拌均勻後,用瓦斯爐加熱燒滾,可再加入一些黑糖調味。 等濃稠一點後就可以盛到碗中,加入剛剛切好的紅棗、蜜餞,就大功告成。 茯苓是什麼呢? 茯苓是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乾燥菌核。 多長在松樹根上,古人以前只觀察到它會生長在松樹根的旁邊,所以以為它是松樹的精華所形成的,《本草綱目》:「茯苓,蓋松之神靈之氣伏結而成,故謂之茯靈也。

    • 藥用植物
    • 藥材來源
    • 藥性論述
    • 現代研究
    • 主要應用
    • 茯苓名品

    植物形態

    常見者為其菌核體。多為不規則的塊狀,球形、扁形、長圓形或長橢圓形等,大小不一,小者如拳,大者直徑達20~30厘米,或更大。表皮淡灰棕色或黑褐色,呈瘤狀皺縮,內部白色稍帶粉紅,由無數菌絲組成。子實體傘形,直徑0.5~2毫米,口緣稍有齒;有性世代不易見到,蜂窩狀,通常附菌核的外皮而生,初白色,後逐漸轉變為淡棕色,孔作多角形,擔子棒狀,擔孢子橢圓形至圓柱形,稍屈曲,一端尖,平滑,無色。有特殊臭氣。 寄生於松科植物赤松或馬尾松等樹根上,深入地下20~30厘米。

    植物栽培

    1.生物學特性 獲苓為兼性寄生菌,野生在海拔600-1000m山區的乾燥、向陽山坡上的馬尾松、黃山松、赤松、雲南松、黑松等樹種的根際。孢子22-28℃萌發,菌絲18-35℃生長,於25-30℃生長迅速,子實體18-26℃分化生長並能產生孢子。段木含水量以50%-60%、土壤以含水量20%、pH3-7、坡度10°-35°的山地砂性土較適宜生長。在晝夜溫差大的條件下有利獲等的生長。 2.栽培技術 茯苓可用段木、樹蔸及松針栽培,但目前仍以段木栽培為主。選直徑10-45cm的中齡松樹,砍伐後每隔3-7cm相間縱削3cm寬的樹皮,深入木質部.5cm,稱「剝皮留筋」,當松木斷口停止排脂,敲之有聲時鋸料,截成長65-85cm的節段,放通風向陽處,按「井」字形堆垛備用。選背風向陽、微酸偏砂的緩坡地,挖直徑90cm、深50-65cm的窖,窖距上下為33cm,左右17cm,四周挖好排水溝。取木段3-5根,粗細搭配,分層放置於窖中。菌種也稱引子,有菌絲引、肉引、木引三種,現多用菌絲引。用PDA培養基從菌核組織中分離出純菌種,栽培種培養基用松木屑 76%、麩皮 22%、石膏和蔗糖各1%,含水量 65%,...

    藥材基源

    【來源】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 Poria cocos (Schw.) Wolf 的乾燥菌核。 本菌核的外皮部(茯苓皮)、近外皮部的淡紅色部分(赤茯苓)、菌核中間抱有松根(即"茯神木")的白色部分(茯神)供藥用。 【考證】出自《神農本草經》。 1.《別錄》:茯苓、茯神,生太山山谷大松下。二月、八月采,陰乾。 2. 陶弘景:茯苓今出郁州。自然成者,大如三、四升器,外皮黑,細皺,內堅白,形如鳥獸龜鱉者良。其有銜松根對度者,為茯神,是其次茯苓後結一塊也。為療既同,用之亦應無嫌。 3.《本草圖經》:茯苓,今東人采之法,山中古松,久為人斬伐者,其枯折搓卉,枝葉不復上生者,謂之茯苓撥,見之,即於四面丈餘地內,以鐵頭錐刺地,如有茯苓,則錐固不可拔,於是掘土取之,其撥大者茯苓亦大,皆自作塊,不附著根上。其抱根而輕虛者為茯神。 4.《綱目》:茯苓有大如斗者,有堅如石者,絕勝。其輕虛者不佳,蓋年淺未堅故爾。 5.《本經逢原》:茯苓,一種栽蒔而成者,曰蒔苓,出浙中,但白不堅,入藥少力。 6.《滇海虞衡志》:茯苓,天下無不推雲南,曰云苓。先入林,不知何處有茯苓也。用鐵條斸之,斸之而得,乃掘而出。往往有一枚重...

    生藥材鑒定

    1.性狀鑒別 完整的茯苓呈類圓形、橢圓形、扁圓形或不規則團塊,大小不一。外皮薄,棕褐色或黑棕色,粗糙,具皺紋和縊縮,有時部分剝落。質堅實,破碎面顆粒狀,近邊緣淡紅色,有細小蜂窩樣孔洞,內部白色,少數淡紅色。有的中間抱有松根,習稱「獲神塊」。氣微,味淡,嚼之粘牙。以體重堅實、外皮色棕褐、皮紋細、無裂隙、斷面白色細膩、粘牙力強者為佳。 茯苓皮:為削下的茯苓外皮,形狀大小不一。外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內面白色或淡棕色。質較鬆軟,略具彈性。 茯苓塊:為去皮後切制的茯苓,呈塊片狀,大小不一。白色、淡紅色或淡棕色。 赤茯苓:將棕紅色或淡紅色部分切成塊狀或片狀。 白茯苓:切去赤茯苓後的白色部分。 2.顯微鑒別 粉末特徵:灰白色。①用斯氏液裝片,可見無色不規則形顆粒團塊、末端鈍圓的分技狀團塊及細長菌絲;遇水使合氯醛液粘化成膠凍狀,加熱團塊物溶化。②用5%氫氧化鉀溶液裝片,可見細長的菌絲,稍彎曲,有分枝,無色(內層菌絲),或帶棕色(外層菌絲),長短不一,直徑3-8(-16)μm,橫隔偶見。 3、化學鑒別 (1) 取本品粉末1g,加丙酮10ml,加熱迴流10分鐘,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冰醋酸1ml 使溶...

    商品藥材

    商品種類 1、茯苓個 、野生品於7月-次年3月在松林中採挖;人工栽培者於接種的次年7-8月間採挖。將鮮茯苓堆放「發汗」,使水分析出,置於陰涼處待表面乾燥後,再「發汗」。反覆至現皺紋,內部水分大部散失後,陰乾。 ①類球形、橢圓形或不規則的塊狀,大小不一。 ②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顯隆起的皺紋。 ③體重,質堅實。 ④斷面顆粒狀,有的具裂隙或中間有松根。斷面外層淡棕色,內部白色,少數淡紅色。有的中間抱松根。 ⑤無臭,味淡,嚼之粘牙。 2、茯苓片 鮮茯苓去皮後切片。內部顯淡紅色者為「赤茯苓」;白色部分為「白茯苓」。 3、茯苓塊 鮮茯苓去皮後,切成方形或長方形塊。 ①白(赤)苓塊 為扁平方塊,白色或微帶紅色,厚4~6mm,長寬4~5cm。 ②平片:為1~2mm厚的薄片,長、寬5~8cm。白色或微帶紅色。 ③骰方:各邊均約1cm的立方體。生切品色白易碎;蒸後米白色,質堅實不碎。 ④苓肉 不規則團塊,直徑1.5-4cm,為質松易碎的次貨加工。灰白色帶微紅。 ⑤碎苓 不規則邊料碎片,色白或微帶紅。 4、茯苓皮 削下的茯苓皮,乾燥。長條形或不規則塊片。外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內面白色或淡棕...

    性味歸經

    【性味】甘、淡,平。 ①《本經》:「味甘,平。」 ②《醫學啟源》:「《主治秘訣》雲,性溫,味淡。」 【歸經】歸心、肺、脾、腎經。 ①《湯液本草》:「入手大陰,足大陽、少陽經。」 ②《本草蒙筌》:「入膀胱、腎、肺。」 ③《雷公炮製藥性解》:「入肺、脾、小腸三經。」 ④《本草經疏》:「入手足少陰,手太陽,足太陰、陽明經。」

    功效主治

    【功效】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 【主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吐;脾虛食少;泄瀉;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遺精白濁。

    各家論述

    【本草語錄】 ①《本經》:「主胸脅逆氣,憂恚驚邪恐悸,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 ②《別錄》:「止消渴,好睡,大腹,淋瀝,膈中痰水,水腫淋結。開胸腑,調臟氣,伐腎邪,長陰,益氣力,保神守中。」 ③《藥性論》:「開胃,止嘔逆,善安心神。主肺痿痰壅。治小兒驚癇,心腹脹滿,婦人熱淋。」 ④《日華子本草》:「補五勞七傷,安胎,暖腰膝,開心益智,止健忘。」 ⑤《傷寒明理論》:「滲水緩脾。」 ⑥《醫學啟源》:「除濕,利腰臍間血,和中益氣為主。治溺黃或赤而不利。《主治秘訣》雲,止瀉,除虛熱,開腠理,生津液。」 ⑦王好古:「瀉膀胱,益脾胃。治腎積奔豚。」 ⑧《藥征》:「主治悸及肉瞤筋惕,旁治頭眩煩躁。」 ⑨陶弘景:「茯苓,白色者補,赤色者利。」 ⑩《本草衍義》:「茯苓、茯神,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闕也。」 ⑾《用藥心法》:「茯苓,淡能利竅,甘以助陽,除濕之聖藥也。味甘平補陽,益脾逐水,生津導氣。」 ⑿《湯液本草》:「茯苓,伐腎邪,小便多能止之,小便澀能利之,與車前子相似,雖利小便而不走氣。酒浸與光明硃砂同用,能秘真。」 ⒀《本草衍義補遺》:「茯苓,仲景利小便多用之,此治暴新病...

    化學成分

    菌核含多種成分:①三萜類:茯苓酸(pachymic acid),16α-羥基齒孔酸(tumulosic acid)3β-羥基-7.9(11),24-羊毛甾三烯-21-酸[3β-hydroxylanosta-7.9(11),24-TCMLIBien-21-oic acid],茯苓酸甲酯(pachymic acid methyl ester),16α-羥基齒孔酸甲酯(tumulosic acid methyl ester),7,9(11)-去氫茯苓酸甲酯[7,9(11)-dehydropachymic acid methyl ester],3β,16α-二羥基-7,9(11),24(31)-羊毛甾三烯-21-酸甲酯[3β,16α-dihydrox-ylanosta-7,9(11),24(31)-TCMLIBien-21-oic acid methyl ester],多孔菌酸C甲酯(polypenic acid C methyl ester),3-氫化松苓酸(TCMLIBametenloic acid),齒孔酸(eburicoic acid),去氫齒孔酸(dehy-droeburico...

    藥理作用

    1.利尿作用: 1.1.將茯苓生藥用70%酒精冷浸,使用時將浸得液的酒精蒸發,加蒸餾水稀釋,至一定濃度,然後選擇健康兔按體重注射給藥,慢性實驗結果表明,用藥後尿量有明顯增加。 1.2.給犬靜脈注射茯苓煎劑(0.048g/kg),結果尿量並未增加,對大白鼠亦無效或功效很弱;以尿排量和氯排泄量為觀察指標,用茯苓煎劑給大白鼠(禁食12小時)灌胃,結果在此實驗條件下,茯苓也不能表現其利尿排氯作用。 1.3.茯苓不具有抗去氧皮質酮的作用。 2.抗菌作用: 茯苓的100%煎劑用平板打洞法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等均有抑制作用。茯苓對用試管法的抑菌試驗結果是無抑菌作用。茯苓的乙醇提取物在體外能殺死鉤端螺旋體,但水煎液無效。 3.對消化系統的影響: 茯苓對家兔離體腸管有直接鬆弛作用,對大鼠幽門結紮所形成的潰瘍有預防效果,並能降胃酸。另對CCl4所致大鼠肝損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使谷丙轉氨酶活性明顯降低,防止肝細胞壞死。 4.抗腫瘤作用: 茯苓中的主要成分為茯苓聚糖(Pachyman),含量很高。茯苓聚糖本身無抗腫瘤活性,若切斷其所含的β-(1→6)吡喃葡萄糖支鏈,成為單純的β-(1→3...

    藥代動力學

    茯苓聚糖的氚離子束標記及其在小鼠體內的藥物動力學研究1.3H-茯苓聚糖的氚離子束標記:用冷凍乾燥法將樣品塗在不鏽鋼靶盤表面上形成固體薄膜,然後置入有氚離子束標記裝置的反應室內,抽真空並用灌氮冷卻後充入氚氣啟動離子源。氚離子在弱電場作用下緩慢進入加速場。氚化反應2小時。回收未反應完的氚氣。排除殘餘氣體解凍冷阱,反應室回逄到室溫。取出氚氣樣品,用100mg尿素/1ml二甲亞碸溶液溶解並稀釋到一定容量,取樣測量總放射性強度。經比色法測得3H-茯苓聚糖的化學量,求得透析後3H-茯苓聚糖的比活性為2.37-2.747BQ/mMol(64-74ci/mMol)。2.3H-茯苓聚糖藥用過程動力學實驗 1.實驗動物:選取7隻體重16-22g小白鼠,雌雄兼用,按1uci/g劑量口服灌喂茯苓聚糖液。 2.生物樣品的採集及製備3H-茯苓聚糖液經口服灌喂進入機體後,按規定時間分別從小白鼠尾靜脈取全血10μl,放入玻璃的爍瓶內,加入0.05ml30%過氧化氫,使之充分接觸,再加0.1ml高氯酸,置80℃水浴中消化1小時,使之無色透明。冷至室溫,加入5ml乙二醇乙醚和4ml閃爍液、搖勻後用Beck一manL...

    臨床應用

    ⑴用於小便不利,水腫等症茯苓功能利水滲濕,而藥性平和,利水而不傷正氣,為利水滲濕要藥。凡小便不利、水濕停滯的症候,不論偏於寒濕,或偏於濕熱,或屬於脾虛濕聚,均可配合應用。如偏於寒濕者,可與桂枝、白朮等配伍;偏於濕熱者,可與豬苓、澤瀉等配伍;屬於脾氣虛者,可與党參、黃耆、白朮等配伍;屬虛寒者,還可配附子、白朮等同用。 ⑵用於脾虛泄瀉,帶下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滲濕,對於脾虛運化失常所致泄瀉、帶下,應用茯苓有標本兼顧之效,常與党參、白朮、山藥等配伍。有可用為補肺脾,治氣虛之輔佐藥。 ⑶用於痰飲咳嗽,痰濕入絡,肩背酸痛茯苓既能利水滲濕,又具健脾作用,對於脾虛不能運化水濕,停聚化生痰飲之症,具有治療作用。可用半夏、陳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朮同用。治痰濕入絡、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殼同用。 ⑷用於心悸,失眠等症茯苓能養心安神,故可用於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與人蔘、遠志、酸棗仁等配伍。 ⑸抗癌。臨床常用治療食管癌、胃癌、肝癌、鼻咽癌、舌癌、乳腺癌、膀胱癌、肺癌、潰瘍性黑色素瘤等癌瘤中屬脾虛濕盛、痰飲內停、濕熱壅結者。

    經方典方

    ⑴治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干,煩躁不得眠,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豬苓十八銖(去皮),澤瀉一兩六銖,白朮十八銖,茯苓十八銖,桂枝半兩(去皮)。上五味,搗為散。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傷寒論》五苓散) ⑵治小便多、滑數不禁:白茯苓(去黑皮)、干山藥(去皮,白礬水內湛過,慢火焙乾)。上二味,各等分,為細末。稀米飲調服之。(《儒門事親》) ⑶治水腫:白水(淨)二錢,茯苓三錢,郁李仁(杵)一錢五分。加生薑汁煎。(《不知醫必要》茯苓湯) ⑷治皮水,四肢腫,水氣在皮膚中,四肢聶聶動者:防己三兩,黃耆三兩,桂枝三兩,茯苓六兩,甘草二兩。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金匱要略》防己茯苓湯) ⑸治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茯苓四兩,桂枝,白朮各三兩,甘草二兩。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小便則利。(《金匱要略》苓桂術甘湯) ⑹治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半夏一升,生薑半斤,茯苓三兩(一法四兩)。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合,分溫再服。(《金匱要略》小半夏加茯苓湯) ⑺治飧泄洞利不止:白茯苓-兩,南木香半兩(紙裹炮)。上二味,為細末,煎紫蘇木瓜湯調下二錢...

    名方驗方

    茯苓含茯苓多糖、B-茯苓聚糖、茯苓酸、卵磷脂及甾醇等。 具有敗毒抗癌、利水化飲、健脾化痰、寧心安神的功效。現代臨床顯示,茯苓多糖、茯苓多糖複合物(U-P)、經甲基茯苓多糖和茯苓次聚糖對實驗動物的多種癌瘤有抑制和殺傷活性。對S180、EAC、腹水型瘤株的抑制作用與口服5-FU類似,且抑制作用與劑量相關,但毒性較低。 ⑴敗毒抗癌 ①癌瘤積毒、肺癌。 茯苓、麥冬、川貝各15克,紫河車、熟地、生地、澤瀉、豬苓、紫貝齒、首烏、龍骨各12克,當歸、白芍、女貞子、白朮、丁香、神曲、麥芽、山楂、雞內金、阿膠(烊兌)、玳瑁末、蘆薈各9克,砂仁、人蔘各6克,硃砂、琥珀、甘草各3克,牡蠣、禹餘糧各30克 水煎服,日1劑。連服1周後,接服下方:半枝蓮、忽木各30克 水煎服,日1劑。連服1周後,又換服上方。如此交流換服,至痰喘、胸痛等基本症状緩解,X線複查陰影消失。 ②胃癌。 茯苓、龍葵、半枝蓮各15克,紅參、白朮、黃芪各9克,訶子肉6克,乾薑、丁香、炙甘草各3克 水煎服,日1劑。能使面浮足腫、腹脹便溏等症状逐漸改善,飲食好轉。食管癌 茯苓45克,赭石。清半夏、石竹根各30克,蘇梗、橄欖各18克,枳殼15...

    茯苓餅茯苓餅,又名茯苓夾餅, 是北京的一種滋補性傳統名點,且此餅當推稻香村最佳。製作系以茯苓霜和精白麵粉做成薄餅,中間夾有用蜂蜜、砂糖熬溶攔勻的蜜餞松果碎仁,其形如滿月,薄如紙,白如雪,珍美甘香,風味獨特。 關於茯苓餅的制食法,早在800年前的南宋《儒門事親》中就有記載:「茯苓四兩,白面二兩,水調作餅,以黃蠟煎熟。」不過這種蠟煎的餅並不好吃。待到了清初,有人提出「糕貴乎松,餅利於薄」的主張,於是,後來的餅就越來越薄。 乾隆時山東孔繁台家制的餅「薄若蟬翼,柔膩絕倫」。還有「秦人制小錫罐裝餅30張,叫做『西餅』」也是很薄的。繼而,人們又不滿足於其淡而無味,隨後便加了用多種果仁、桂花和蜂蜜調製的甜餡,即用兩張餅合起來,中間夾餡的茯苓餅。這種茯苓既桂香濃郁,又營養豐富,且有安神益脾等滋補之功。 相傳...

  2. 2023年8月16日 · 3分鐘閱讀. 4.9. 健康飲食. 茯苓是甚麼? 茯苓(Poria cocos (Schw.) Wolf)一種多孔菌科真菌,通常生長在松科植物的樹根上,其味甘淡,性平,歸屬心、脾、腎經。 茯苓有甚麼功效? 茯苓的主要中藥功效包括利水滲濕、健脾安神,同時亦有以下多種藥理學效用: 利水. 茯苓的主要功效利水,因為茯苓當中的茯苓素主要的利尿成分,可用於治療各種 水腫 及增加尿液排出,對於因 心臟 、 腎臟疾病 而引起水腫的患者特別有效,但對健康人士則沒有明顯的利尿作用。 健脾滲濕. 茯苓還可健脾滲濕,有助防治消化性潰瘍、減少胃液分泌、鬆弛腸肌等病症。 而且常被用於治療食少納呆、倦怠乏力、大便泄瀉等因脾虛引起的症狀。 安神. 茯苓也具有安神的效用,能產生鎮靜作用,對抗 咖啡因 ,從而抑制中樞。

  3. 2023年4月28日 · 中醫知識. 【茯苓】中醫教你正確食用方法 解構功效、禁忌與副作用. 甚麼是茯苓? 茯苓一種多孔菌科真菌的乾燥菌核。 它含有多種成份,包括茯苓聚糖、茯苓酸、蛋白質、脂肪、卵磷脂、膽鹼、組胺酸和麥角甾醇等,主要產於中國的雲南、湖北和四川等地區。 茯苓的功效及好處. 滲濕利水:茯苓可以用作於治療各種水腫。 它可以促進體內積聚的水分排出,從而減輕水腫症狀。 健脾和胃: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大便溏爛等問題。 寧心安神:主要用於治療心悸失眠等與神經系統有關的問題。 它可以幫助平衡情緒,減輕焦慮和壓力,並幫助人們更好地入睡。 茯苓製成品的種類及其分別.

  4. 2019年11月26日 · 它具有“祛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增强免疫力、抑制肿瘤、延缓衰老、养颜、排除毒素、补阳、水肿胀满、治小便不利、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的功效。 而中国古代的人把中药茯苓看作松树精华的化身之物,认为它对人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茯苓还有一个惊人的秘密就是,它能够养颜美容,延缓衰老。 所以茯苓霜是一款养颜养生的饮中圣品。 发布于 2019-11-26 21:51. 红楼梦(小说) 红楼梦 (1987陈晓旭版电视剧) 文学. 没看过红楼梦的人只要一看到含有霜字的产品都会认为用来涂抹的,然而在名著红楼梦中茯苓霜一款经典的美白养颜的饮品,并且只是贵族才有资格使用的养颜圣品。 《红楼梦》第六十回中原话这样说的:“茉莉粉…

  5. 其他人也問了

  6. 中文名. 茯苓霜. 分 类. 茯苓皮赤茯苓白茯苓. 主要食材. 茯苓. 别 名. 白茯苓、茯露、松苓. 目录. 1 功效. 2 做法. 3 典故. 4 历史背景. 功效. 播报. 编辑. 白茯苓可健脾,对那些久病瘦弱、食欲不振或兼有体倦乏力、腹泻的气虚脾弱病人有扶脾益气的作用,而且药性平和,治疗上述症状可与 人参 、白术、 甘草 和用称 四君子汤 ,主治 脾胃气虚 、运化不利,以疗效稳健著称,后世的许多补气益脾的方剂都依此方而来。 赤茯苓和茯苓皮能利尿消肿,可用于水肿胀满、 小便不利 、眩晕心悸等证,多与白术、猪苓、泽泻、桂枝配伍,称五苓散,是中医治疗各种水肿的基本方剂。

  7. 茯苓的功效主要 利水滲濕,健脾安神 ,特別常用來治療水腫、泌尿問題,以及脾虛所造成的 消化不良、疲倦、暈眩以及心悸、 失眠等症狀。 尤其現代藥理研究發現茯苓含茯苓聚糖、茯苓酸等多醣類成分,能夠 利尿、改善腎臟功能 ,也有 鎮靜、降低血糖、減少發炎、提升免疫力抗腫瘤與抗嘔吐 等幫助腸胃、心血管維持正常運作的效果。 ★茯苓功效主治: 利水滲濕: 利尿茯苓最重要的功效,能夠排除人體中多餘電解質,幫助 消水腫 、小便不利,從而改善體內濕氣過多的困擾。 健脾補中: 雖然茯苓補脾的效果不如白朮,但仍可改善腸胃,食慾差、 消化不良 、嘔吐、腹瀉、遺精等問題。 寧心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