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孩子的 發育 並不一定會跟成長曲線一模一樣些微的偏離仍屬正常但若成長曲線落點突然偏離超過2個以上的曲線間隔例如原本從85百分位陡降至15百分位不妨諮詢兒科醫師並評估孩子的成長與 營養 狀況。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免責聲明. Hello 醫師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參考資料. 紀錄. 寶寶第1週:疫苗接種、嬰兒身高體重變化、臍帶護理與洗澡. 小孩總踮腳尖? 剖析原因與改善方法. 做父母的都希望看到孩子健康成長,不過如果寶寶的體重和身高成長不如預期,爸媽一定也會擔心寶寶落於人後。

    • Q1:生長曲線圖可分成哪幾個階段來觀察?該留意什麼?
    • Q2:幾歲是發育的黃金時期?該怎麼配合生長曲線?
    • Q3:身高和體重的百分位應該一樣嗎?不一樣有沒有關係呢?
    • Q5:孩子的生長曲線介於 3~97% 之間屬正常範圍,高於 97% 或低於 3% 才需要擔心嗎?
    • Q8:性早熟或是生長激素不足問題,可以從生長曲線圖觀察出嗎?有哪些無法從生長曲線圖獲得的資訊呢?
    • Q9:父母的身高(遺傳)怎麼影響孩子?如何用曲線圖從小追蹤、發現問題?
    • Q10:小時候高不是高?小時候胖不是胖?大隻雞慢啼?這些說法對嗎?

    A:一般而言,通常會將 1 至 6 個月、6 至 12 個月、1 歲、2 歲、3 歲、4 至 9 歲共分 6 個區間,做為生長曲線的觀察階段。 觀察上可以小孩正常的生長速度來看,1 至 6 個月可長 18 至 22 公分、6 至 12 個月可長 14 至 18 公分、1 歲可長 11 公分、2 歲 可長 8 公分、3 歲可長 7 公分、4 至 9 歲可長 5 至 6 公分,如果在每個階段長得太快或太慢,就要多加留意。

    A:基本上 4 至 9 歲就要特別注意是否有過胖、性早熟、生長激素不足等問題,在青春期前調整完畢,才能銜接青春期的黃金成長期。 通常女生從 11 歲起的青春期,每年可長 6 至 12 公分;男生從 11.5 歲起的青春期,每年可長 7 至 14 公分,可依此作為觀察數據。

    A:身高和體重的百分比有些小孩會不盡相同,通常身高百分比要比體重百分比來得好一些,因為營養對身體骨骼和肌肉的發展有顯著影響,孩子多是先長身高、再長體重;如果相反,體重百分比較高,有可能是體重過重,反而要擔心是不是有性早熟、發育過早的問題。

    A:所謂生長曲線介於 3~97% 之間是所謂「一般的正常」,這個數據是和其他人比較而來的,生長曲線是否異常,還是得和自己比較。提醒家長,如果孩子一年內出現高於 2 個標準差或低於 2 個標準差的情況,就得提高警覺,並不是在生長曲線上沒有高於 97% 或低於 3%,就表示沒問題喔。

    A:透過生長曲線可觀察孩子的身高和體重變化,如果一年內高於 2 個標準差或低於 2 個標準差,可能有性早熟或生長激素不足等問題,必須多加留意。至於骨齡超前、生長板關閉等問題,是無法從生長曲線看出來的,必須透過檢測才能知道,建議還是交由專康醫師評估。

    A:推估小孩身高有一個公式,男女生算法分別如下: (父身高+母身高+11)/2=基本身高數,再加減 7.5 公分,就是男生預期的最高身高以及最低身高。 (父身高+母身高 – 11)/2=基本身高數,再加減 6 公分,就是女生預期的最高身高以及最低身高。 由於遺傳占了近 7 成原因,但如果父母都不高,小孩就注定矮嗎?這時候就要看是不是有隔代遺傳,是否可上調至可預期的最高身高,然後再配合飲食、運動和睡眠調整,讓孩子能長到預期最高的身高。

    A:「大隻雞慢啼」也是一個迷思,重點是孩子有沒有按照自己的生長曲線成長。例如小時候太高有可能是過早發育、性早熟,小時候胖容易長不高,但所謂的「太高」或「太胖」,都要跟自己比較才能看出癥結,重點還是多留意自己的成長曲線圖變化,及早發現問題。 文/賴以玲 圖/蘇鈺婷

  3. 2016年9月12日 · 一般而言孩子的生長曲線落在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九十七之間都算正常範圍。 如果低於百分之三或高於百分之九十七,就要多加留意是否有過低或過高的情況。 此外, 生長曲線是連續性的不能只以某個時間點的落點為準。 建議以每兩、三個月為一個測量時間點,並且將結果標記下來,半年以後再將三個時間點的數值連成一條線來觀察。 生長曲線的走勢須一致如果短時間內向上或向下偏離超過兩條格線最好請專科醫師評估是否正常。 評估孩子的發育情況,不能看單項數值. 寶寶出生後我們可以利用頭圍、身高、體重數值來判讀他們的成長狀況是否正常。 在評估寶寶成長速度時,不能只單看一項指標,而是必須作全面性的考量。

  4. 2017年5月22日 · 一般所說的正常值」,是位於3%97%的範圍若寶寶的生長曲線低於3%或高於97%可能存在生長發育遲緩或生長過速的問題這兩種情況都需要被關心。 指標.身高體重頭圍. 綜合身高體重與頭圍等3項指標可了解寶寶成長狀況至於為何測量這3個項目呢? 張瑞幸醫師說明每一項的意義: 體重: 「寶寶的體重反應營養狀況,這也是觀察身體健康狀況最容易看到的指標」。 95%的足月新生兒體重在2.5~4.0公斤,而男寶寶平均體重會比女寶寶來得重一些。 通常寶寶滿月的體重比出生時多1公斤,4個月大時為出生時的兩倍,滿1歲則為出生時的3倍,2歲約12公斤,之後,大約每年增加2~3公斤。 身高: 隨著骨骼發育,身高亦有所改變。 一般而言,95%的足月新生兒身高在45至55公分之間。

  5. 2016年4月29日 · 配合預防針接種的時程醫師會在健兒門診時一併替寶寶確認兒童健康手冊上的生長曲線圖發展是否正常平常在家裡時爸媽也可以替寶寶測量頭圍身高體重並登記在生長曲線圖上。 頭圍用皮尺測量即可(頭圍要測量頭部最寬處),身高則可使用身高尺,體重可使用電子磅秤(當寶寶會站以後,就可以使用一般大人的體重計)。 如果家裡沒有這些物品,可以等健兒門診時再測量,隨著接種疫苗的時程,醫院在每次健兒門診追蹤時都會測量。 怎麼看生長曲線圖? 蔡立儀醫師說明,當測量好身高、體重與頭圍後,先從橫軸標定年齡,再從縱軸選測量後所得到的數值,在兩條線的交會處畫下一個點做記號。 不過要注意,生長曲線為連續性的紀錄,不能只以一次的測量結果就斷定寶寶的生長發展走勢。 一般來說,寶寶通常會沿著自己的生長曲線走。

  6. 2022年6月24日 · 畫出生長曲線表上的節點後接著最重要的就是生長曲線的評估 —— 到底孩子與同齡人相比成長狀況是正常或需注意呢透過生長曲線圖上本來就印製在上面的五條像彩虹一般的曲線你可以做出初步判斷。 怎麼看?如下圖,它們分別代表 97、85、50、15、3

  7. 2023年9月28日 · 以初入小學時正常成長速度約每年五六公分來說我們天然就應該會差個五公分所以這些較晚生的孩子在同學之間就顯得矮小也就特別吃虧但成長有自己的軌跡其實應該是以自己的年齡做比較所以 當孩子顯得矮小時第一件事情應該是拿出生長曲線圖我們先確定以當前這個年齡來說孩子到底多少百分位。 (台灣兒科醫學會有公告一張陳偉德醫師與張美惠醫師的大規模台灣研究繪製出的本土適用生長曲線, 孩子的成長曲線圖 連結我會放在此處,這在兒科醫學會公告的文件之中,但位置相對冷僻。 然後我們確定一下,是不是跟錯誤的比較對象比了? 還是孩子真的離他的遺傳潛力差得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