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2月1日 · 之所以說他任賢為才,廣聽明斷,是因為他願意傾聽,但卻不全然聽從,會經過自己的思考再做出決斷,對於賢士來說是更為英明的君主。

  2. 2009年11月10日 · 整理、撰文 / 立文. 如果說「管理的首要技巧,就是做決策的技巧」,那麼彼得‧杜拉克接著還要強調,「沒有任何決策,比人事決策的影響更深遠;也沒有任何決策,像人事決策一樣難以迴避。. 很少人能在看人、用人上,做到百無一失,但杜拉克 ...

  3. 2022年10月27日 · 如果進一步反思,結果可能大不相同。該怎麼展開反思?這本書提出了科學家模式:我懷疑、我實驗,用證據證明我是對的。」 以投資為例,在景氣劇烈波動時,很容易人云亦云,這個時候,只要再想一下、全局思考,就能打破框架、得出不同的結論。

  4. 2021年10月12日 · 唐太宗心目中理想的追隨者要具備 4 項特徵: 舉、諫言、敬業和忠義。 舉賢 唐太宗最得力的 2 位臣子房玄齡和杜如晦,每天都要聽取和簽批數百件的訴訟狀子和公文,因此沒有時間完成唐太宗期望和交辦的重要任務:協助國家尋求賢能之士。

  5. 2019年7月31日 · 意思是,士兵若陷入敵軍包圍,就會奮力抵抗,當情勢緊逼,就會豁出去戰鬥,處於絕境就會聽從指揮。 舉例來說,不少組織進行改革時,常由高層完成計畫,命令基層執行,但員工並不認為這件事跟自己有什麼關係,因而不積極處理導致失敗收場。 不妨改成由下而上的方式, 將員工拉進改革的計畫階段,請身處第一線的他們提供所見問題及改善方法,並適時採用為決策 。 當人們發現自己能夠「參與決策」,且意見被採納時,自然就會對這件事產生歸屬感和擁有感,因而視為自己的事、努力執行,這就是「造勢」的功用。 (採訪、撰文 / 楊修)

  6. 2017年6月6日 · 1. 模仿對方的動作: 神經科學研究指出: 當你跟人互動時「模仿對方動作」,對方會比較自在。 例如,當對方啜飲一口酒,你就跟著喝一口;對方雙手摸著臀部站立時,你也可以仿效類似站姿,但切記,別做得太明顯、太過頭。 2. 練習堅定柔韌地握手: 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誰都不希望「死魚式」的握手毀了形象,尤其從事業務或長期接觸人的工作,更須精通剛柔並濟的握手力道,先開始練習和不同的人握手吧! 3. 握手同時,別忘了眼神交流: 眼神交流有助於產生正向人際關係,有些科學家甚至正在實驗以注視療法醫治失調相關病症。 跟人互動時眼神望向別處,容易被解讀為不尊重或有所隱瞞,尤其第一次碰面,更是大忌。 眼神交流則會博取信任感,並讓對方覺得你他(她)有興趣。 4. 深呼吸放鬆:

  7. 2018年8月8日 · 簡單來說,就是我認為你會怎麼做,以及我認為「你會以為我怎麼做」。 舉例來說,當你和一位合夥人經營一事業,當你的合夥人想退出,把股份賣給你,你要怎麼出價? 假設你認為這個事業值 1 億元,但你知道你的夥伴認為這個事業值 6000 萬元,你出價 5000 萬元(1 億元的一半),合夥人肯定很樂意;但你可能只需要出價比 3000 萬更多一點,像是 3100 萬元(超過 6000 萬的一半),他就會非常高興地賣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