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5日 · 年終什麼時候?」一直都是工作者接近年底的期待之一;過去長榮海運曾豪發 45 個月的年終獎金,羨煞許多上班族。到底年終獎金幾個月、年終獎金計算方式是什麼、甚至是新進同仁好奇年終獎金的領取資格等、以及公司如果不發年終獎金,是可以的嗎?

  2. 2024年1月25日 · 1. 沒賺錢,不可以嗎? 至少給予一個月年終獎金. 如果是勞動契約中有明文規範保障年薪,就屬於經常性給予(一般為1或2個月),構成工資的一部分;如果沒有,就屬於恩惠性給予,勞工並無請求權。 雖是如此,但若未約定,企業站在情理法的人情面考量,建議不論公司是否有盈餘,都應該最少發放1個月月薪,以滿足員工過年與發放紅包的需求。 2. 同事愛比較? 給比同業多一些,就能提升員工穩定度. 員工比較的對象,是他們可能換工作的同業,建議雇主以同業為參考值,比同業多一點就能增加員工穩定度,避免年後離職的問題,還能建立雇主品牌。 不論公司是否虧損,或創業初期未有足夠利潤,都不應該減少員工的年終獎金

  3. 2022年1月24日 · 勞動部.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民國 78 年 02 月 01 日(78)台勞動二字 第 01874 號函 : 有關勞基法廿九條所稱之獎金是否專指年終獎金乙節,依本會七十七年七月十九日台七十七勞動二字第一五九七六號函釋: 「勞動基準法第廿九條規定『事業單位於營業年度終了結算,如有盈餘,除繳納稅捐、彌補虧損及提列股息、公債金外,對於全年工作並無過失之勞工,應給與獎金或分配紅利。 所稱獎金似與公司法第二百卅五條所稱之分紅性質相同,均係於稅後盈餘中發放,而異於我國民間習俗於農曆年前無論盈虧均發放之年終獎金 (稅前) 。 」當無疑義。 二、法院的看法. 早期法院的見解,是認為年終獎金就是勞基法第 29 條的獎金,所以一定要

  4. 2023年11月29日 · 調查顯示,表態會發放年終獎金的企業較去年增加 3.7%,有 99.6% 的企業會發年終,然而獎金卻普遍縮水至 1.08 個月,低於去年的 1.33 個月。 年終獎金最高的行業是金融、半導體及營建業;最低的則是住宿餐飲業。

  5. 2019年12月18日 · 不同於銷售人員的業績獎金,年終獎金的制度通常是「吃大鍋飯」,也就是依著公司整體的賺賠,決定發放額度,俗稱「年終獎金池」;再按照各單位的目標達成程度或績效表現情況,先發放至各單位,最終分配至員工。 一般來說,年終獎金池有幾個常用的計算因子: 1. 業績成長: 獲利較去年成長,則獎金池大於去年。 2. KPI達成程度: 按照 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關鍵績效指標)達到的程度高低,依級距表計算獎金池大小。 獲利超過預算目標,超幅愈大,獎金池也愈大。 3. 獲利百分比: 以公司計算年終獎金前的實際獲利為基準,從中提撥一個百分比(如 25%)作為獎金池。 假設公司賺 100 元,其中 25% 歸員工,75% 歸股東。 4.

  6. 2024年1月19日 · 民生服務業則以平均 發出 1.45 個月的年終,位居第三, 對比去年有 3 成業者不出年終,在產業排行中墊底,今年的成長幅度居全產業之冠。 公關經理曾仲葳表示,2023 年是景氣低迷的一年,不確定性讓企業發放年終獎金的意願偏向保守,不如前一年 ...

  7. 2021年3月17日 · 年終還有一個影響甚大的因素,是 BU 營收狀況,尤其是上市、上櫃的大公司,每個 BU 的 Head 大多為了自身利益,為年終多領一點,鬥得要死,還不是為了多分一杯羹。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