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1月17日 · 將選在 11 月 18 日由馬英九基金會公布結果。 統計專家要評估「社會各界」的民調數據,來自每到選舉前各家媒體都會推出的不同民意調查;選舉候選人也常常針對民調結果發表看法。 但民調真的能如實表達公民的意見嗎? 為何選舉候選人會需要民調? 一般公民又該怎麼解讀民調? 以下摘自 2015 年出版的《選舉,不是你想的那樣! 》一書: 對於公民來說,如果無法辨別民調的正確性與意義,我的建議是看看笑笑就好,不要以此作為投票標準。 但對政治人來說,民調還是很重要的,可以從中看出一些對自己有用的資訊。 民調的必要性? 首先,民調是炒作選情的工具,可以帶動新聞話題熱潮,所以媒體會定期公布,或是在發生大事之後立刻跑民調來判斷風向。

  2. 2016年3月15日 · 蔡明介施崇棠都推崇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已翻譯成英、日、德、法、西和義文等十幾種語言,是西方最常被提到的中文書。. 而經營企業正如兩國對峙,因地制宜與心理戰和行銷策略無異,帶兵就是講領導統御。. 中外古今有許多著名的經營者都是 ...

  3. 2023年6月16日 · 台灣的中小企業占比超過 98%專長為勞資爭議的律師蔡晴羽指出可能騷擾人本身就是雇主或被重用的高階主管受害者覺得內部申訴毫無意義:「沒有申訴或聲張雇主可以辯解不知情直接對外求助的勞工反而成了組織裡的麻煩製造者。 現代婦女基金會執行秘書吳姿瑩指出,性騷擾受害者難以對外求助的 5 大原因,包括羞恥與自責、加害者在過程中持續威脅恐嚇、知情者默不作聲、社會輿論冷嘲熱諷,以及求助管道的二度傷害。 但是,受害人選擇隱忍,造成性騷擾案件黑數高,反而成為未爆彈,一旦反撲,往往造成更嚴重的後果,如報導開頭所舉的案例,以及近日台灣社會的紛擾。 要打造性別安全的職場環境,就和企業轉型一樣,領導者的意志最為重要。 「有企業人資主管告訴我:『我們公司成立 50 年來,沒有發生過性騷擾事件。

  4. 2024年4月8日 · PDCA 5 種變形,強化既有循環 研究執行與規畫差距的 PDSA 戴明認為第三步驟 Check 的英文有「阻礙」之義,在 1993 年將之改為「學習研究」(Study),把此步驟的重點放在「研究規畫與執行間的落差」。靠著不斷自問:我們藉由循環學到了什麼?

  5. 2022年6月6日 · GDP 這個詞大約是在 1930 年後,美國經歷經濟大蕭條後才出現的。 當時羅斯福接任美國總統,想要採取積極的財政和寬鬆貨幣政策來刺激經濟,所以請「國民所得之父」顧志耐(Simon Kuznets)組成專案小組,發展出 GDP(定義為:一國內人民在特定期間,生產的所有最終商品與勞務的市場價值總和)——用一個指標就讓大家都知道經濟情勢,擁有具參考價值的經濟數據,才能對症下藥。 你可以把 GDP 的代表意義想像成國家的「業績」,經濟規模與成長幅度都很重要。 GDP 主要分成 3 個觀察面向:生產面、支出面、所得面,簡單來說,就是誰賣、誰買、賺到的錢分給誰。

  6. 2016年9月6日 · (這邊可參考蔡英文的Yoda事件,既往嚴肅的政治人物都行,企業品牌為什麼不行? 華航的新制服行銷案,是近期我看過最有趣的事件,因為不是公司實際上做錯事,只是大家主觀上認定制服很醜而引起軒然大波,也算很另類的行銷成果,但如何化危機為契機,就是行銷與公關人員最大的課題。

  7. 2008年10月16日 · 確定問題→畫主箭頭→原因分類. 魚骨圖的製作步驟中,首先要先確定問題,其次畫粗箭頭(主箭頭),第三是因素,即原因分類(如人員、機器、原料、工藝方法、環境、補充軟件、輔助材料、公用設施等等),分類好後,用中箭頭與主箭頭成45°角畫在主箭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