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曾寶儀為何自己的人生總是由別人定義?. 從不完美到獨特,勇敢拿回主動權的小秘訣是這個. 143 觀看次數. 專訪曾寶儀——每個人的人生,真的都有「選擇」嗎?. 我們沒有辦法選擇自己的出生、環境,但是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看待事情的角度和方式。. 把自己 ...

    • 6 分鐘
  2. 曾寶儀說,主持人的工作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受訪者,他們必須要在短時間內跟對方建立關係、取得信任,訪談的內容才有可能獨特、觸動他人。 因此,「當下」是最豐富的資源。 她會觀察對方想聽什麼、哪些東西是對方想深入探討,或是有共鳴的,就再多說一點,「前面再多功課都是經過別人篩選,你現場看到的,才是最真實的。 經過長時間的累積,她認為, 溝通就像是練武功,招式、門派很多,但武功真正高強的人,都是先把內功練好。 如果只學會一種招式,就只能面對同一種人,「但如果我把自己準備好,當一個無限敞開的接受器,可以接納所有人。 曾寶儀. 1973年生,台大社會系畢業,身兼主持人、歌手、演員等多重身分。 獲第48屆金鐘獎綜合性節目主持人獎,著有《50堂最療癒人心的說話練習》《人生最大的成就,是成為你自己》。

  3. 」近來,曾寶儀主持、出書,做Podcast分享自己的心情故事,她傳遞愛與溫暖的正能量,滿足聽眾,成為許多聽眾的心靈導師。 她也在自己的線上課程「曾寶儀-從心開始的溝通術」中強調,先充分認識自己的重要性。

    • Yvonne Wang
  4. 其他人也問了

  5. 發布於 2022年06月28日01:26 • 朱予安. 49歲生日當天,曾寶儀在臉書上笑稱自己是活了半個世紀的「半百老嫗」,配上一張戴著年前剛配的寶可夢聯名老花眼鏡照片,「在年紀這件事情上,大家對女生的確不夠寬容,所以你不用講我,我自己立個flag自己講!. 」 ...

  6. 向外探索,到靜心內觀,曾寶儀與世界互動的方式是流動的,她認為,生命本身就是學習,「遇到什麼事,其實都是讓我再往前走一點,再靠近自己,接納自己、放過自己一點。 她分享有次參加靜心冥想的體驗,「冥想時我肚子突然非常痛,痛到在地上打滾,過了一段時間,感覺消散。 我問老師,為什麼我的肚子那麼痛? 他說很有可能是工作性質的關係。 我是主持人,可能有時需要說些言不由衷、勉強自己的話。 而那些壓力都存在我的身體。 有趣的是,梵文中「健康」寫 swasthya,這個字的意思是「成為自己」,揭示身體與自我狀態的連結。 那次體驗讓曾寶儀明白,她認為的包容得體,最終是身體在承受。 從此,她對自己承諾,要對身體負責,不再勉強自己,她生命的每時每刻,都要回到自己的中心。 在恆常地變中尋求不變:回到自己生命的中心.

  7. 為了拍攝系列紀錄片《明天之前》,曾寶儀在2018年用了半年的時間,環繞地球3圈,留下腳印的同時,更用心感受不同的人事物。 紀錄片中她探討了4個不同的主題,包括安樂死、人類永生、AI性愛機器人、以及美墨邊境的問題。 這本書中,她也按照這4個主題,紀錄每段旅程中遇到的「一期一會」。 「有些人、有些機會,生命中可能只會出現一次」,這正是一期一會的意義所在,但這並不妨礙他們成為生命中的禮物。 對她來說,每一個片刻的發生與相遇,成為人生最大的祝福,是明天來臨之前,好好發揮今天的最強證言。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曾寶儀 Bowie(@bowie0221)分享的貼文. 跨出這一步,無懼地往前走.

  8. 曾寶儀細數自己走過的歲月,從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視拉門看卡通的童稚,到沒有手機約會即是承諾的少女;歷經撥接上網、電腦會發出嗶嗶嗶聲音;也走過那個沒有google、會拿著一張紙地圖旅行的年紀…。 「從渴望全世界認同我的年紀,走到了學習與自己和平共處接納真正自己的年紀。 」她透露,這一路走來一點都不容易,哭過、笑過,「我多麼開心自己有勇氣走這麼一趟,成為獨一無二無可取代的我自己。 她也引用矽谷風險投資家Paul Graham的話:「毫不留情地讓廢話滾蛋,對重要的事情不再等待,以及細細地品味你還有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