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協助和引導孩子辨識出他所擔心或害怕的事件,也同理他的情緒。 如果孩子接觸到與學校相關的事物就開始緊張或害怕,家長可陪同孩子一起練習有助於放鬆、穩定情緒的活動和方式,或是隨身攜帶有助於安撫情緒的幸運物。 如果孩子面對社交情境容易焦慮,可把握日常機會練習購物結帳、餐廳點菜、問路、甚至練習單獨搭乘大眾交通工具,以培養溝通表達的勇氣和問題解決的能力。 安排熟悉且固定碰面的社交團體,讓孩子學習人際溝通和妥協互助的技巧,也有助於適應學校同儕關係。 若拒學的情況過於嚴重,可尋求醫療院所的兒童精神科或是心理諮 ...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4年3月5日 · 有些時候孩子能夠在早上離開家裡到學校但是要接近校門口或是教室門口時就會出現困難開始出現強烈的焦慮情緒反應害怕哭泣發脾氣),也會引發呼吸急促心跳加速胸悶與胃痛等身體症狀甚至身體僵住無法進到教室進行學習並且希望可以待在家裡。 這些症狀會在孩子回到家裡後稍微緩和。 然而,當孩子待在家中時間越長,後續越難返回學校學習。 二、焦慮的連鎖反應. 孩子在焦慮的時候,通常來自腦海中的一些念頭想法。 例如:「我不知道要跟同學說什麼……大家會因為我很尷尬而取笑我……老師會質問我為什麼不說話…我會非常丟臉」「我已經遲到了,等下進去教室我一定會被罵、大家一定會笑我」、「我現在站在這裡,大家一定覺得我很奇怪」、「等一下想到媽媽的時候我會很難過,如果讓同學看到我哭的樣子一定會很丟臉」

  3. 2020年8月6日 · 的潛臺詞因此而讓孩子很抗拒表露誠心的問孩子:「我看到你很難過發生了什麼事呢?」、「你不想要自己睡是因為有點害怕嗎?」當孩子感受到大人話語中的誠懇就有機會吐露見下頁圖2-6)。 孩子出現的問題行為,背後都有他的需求。

  4. 2021年9月6日 · 兩關鍵找出拒學原因. 懼學/拒學處理策略-家長可以怎麼做1.辨識懼/拒學前的相關特徵. 孩子經常悶悶不樂、身體出現不舒服,包括:頭痛、肚子痛,甚至發燒,且經醫師檢查皆正常無異狀,開始運用各種身體不適作為請假的理由,此時家長則需要留意孩子是否在學校遇到了困難,建議主動聯絡老師,向老師詢問孩子在學校的狀況,在這段時間裡切記勿責罵或處罰,否則只會讓孩子的狀況越來越退縮,除此之外, 保持良好的家庭氣氛也是相當重要的。 2.停止強制上學.

    • 「不敢上學」,意指「懼學」(School Phobia),也就是害怕上學。
    • 「不想上學」,意指「拒學」(School Refusal)。
    • 「不鳥學校」,意義上比較接近「逃學」(Truancy)。
    • 幼童拒學的應對方式
    • 學齡兒童拒學的應對方式
    • 如果孩子有性格或情緒上的問題,怎麼辦?

    害怕的原因不外乎下列幾種:陌生的環境,看起來凶凶的老師,一直被當邊緣人,覺得上課聽不懂或自身學業表現不佳等。對於年紀小的孩子,大多是因為「分離焦慮」(Separation Anxiety),以面對陌生情境時親人不在身邊,缺乏安全感為主。年紀稍長的孩子,則以後面四項原因為主,有些則會被歸類為「畏懼症」的其中一類,譬如社交畏懼症(Social Phobia)。

    相較於單純「懼學」,它的範圍又再更廣泛一些,除了害怕上學,可能是「對學習沒興趣」,把不想上學視為對學校與父母的「抗議」。也可能是「對經營人際關係感到煩躁或憂鬱」、「討厭某些課程或師長」或是「留校時間過長」等。也就是說,除了害怕之外,對於學校或學習展現出「其他情緒」(例如厭惡或難過),導致不願意踏入校園。

    不進校園,但也不想留在家裡,因為其他場所比學校或家庭更有吸引力,地點可能是電動間(好老派)、網咖,或是在路邊夾一整天的娃娃。原因可能是家庭或課堂衝突、幫派誘惑,或者是想和嘴巴開開的國二男生遵守一輩子的約定之類的。

    一般而言,三歲半的女孩,離「不鳥學校」還有一段時間,因此本案的介入方式,會以「不敢上學」與「不想上學」兩類行為為主。針對三歲半的孩子,除了確認分離焦慮的可能性,還有一個潛在因素會增加孩子的拒學行為,那就是媽媽對導師的信任不足。所以我設定了幾個重點: ●判斷孩子是屬於哪一種類型的「不去上學」。 ●釐清媽媽不信任導師的原因。 ●想辦法減少媽媽的陪校時間。 我提醒媽媽,這次可能是因為適逢連續兩次連假,才會導致孩子不斷重開機。導師曾向媽媽表示,孩子其實只是適應期比較長,適應能力並沒有問題,否則應該連前兩個班都捱不過。但由於媽媽的擔心,反而占用了讓孩子學習面對陌生環境的時段。 所以我請媽媽再給老師一次平反的機會,也就是利用一個半月的時間,重新捏回孩子該有的形狀;倘若不行,再延長時間陪校即可。家長首肯之...

    如果是六歲以上的學齡兒童拒學,隨著智力發展,大場面也見多了,會上演各種裝死技能,也就是所謂的「身體不舒服」,包括頭暈、腿軟、全身無力……而且還很逼真,但只要一聽到可以請假,便立刻自體補血,重返人間,這時,家長該怎麼處理? 第一,千萬不要輕易動怒,因為我們自己也很討厭上班,只是不得不去。他們這時候很需要支持,希望聽到的問句不是:「幹嘛不去上課?」而是:「你怎麼了?」相信我,這四個字比什麼都有用。 第二,如同先前提到的,家長可藉由對話來判斷,孩子是屬於哪一種類型的「不去上學」,這樣做既能辨識孩子的情緒,也能大致推測成因。如果是「不敢上學」,依照先前的經驗,國小的孩子大概會害怕幾件事: ●上課聽不懂。 ●老師很凶,不討喜。 ●考不好被罵。這一點可能有源自家長的壓力。 ●被同儕排擠或霸凌。 ●剛轉換...

    一般而言,比較嚴重的焦慮或過動症狀,可能需要考慮服藥緩解症狀,而且要讓導師了解現況。 至於自閉症或是性格上較為孤僻的孩子,或許可以採取資源班教育或自學方案,這樣做的家長並不在少數,由此可見,強迫他們上學並不是一個有效的解法。 其實,拒學行為本身不是重點。不去上課只是得不到相對的知識,但要獲得知識還有很多的途徑,並不是單純地把孩子抓回課堂就夠了。重點是這個行為背後所牽引的問題。裝病跟告白一樣,都需要一點勇氣,能讓孩子鼓起勇氣說謊,表示這件事有一定的嚴重性。 不去上課,通常事出有因,就算能讓他們不上課,問題依舊無法解決,強制上課,更會適得其反,不如先跟他們「談心事」還比較有用。 先「談心事」,再「談條件」,如果都談不攏,至少還能「交給專業」,三個步驟,試試看吧。 作者簡介|劉仲彬 高雄醫學大學心...

  5. 孩子拒學怎麼辦先從3層面確認孩子抗拒上學的根本原因 為什麼孩子視上學為畏途原因不外乎孩子與同儕師長兩者之間的關係甚至家庭作息也會成為孩子抗拒上學的原因只要從人際學業及家庭分別判斷原因就能更準確了解孩子拒學怎麼辦

  6. 2019年8月27日 · 27. 8 月 19. 0. 如何面對拒學的孩子你能做的是陪孩子經歷絕望失落」 作者:洪美鈴 諮商心理師. 我有時候會在談話時跟著落淚尤其是拒學孩子走進自己深 沉的悲傷之中當那個時刻來臨我會先感覺自己心裡某 個角落開始騷動著,好想安慰鼓勵他,讓他平復,讓他有力 量振作,但我慶幸我沒有這麼做…。 因為成長,需要踏實地經過這樣失落的時刻。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E+ HRAUN. 「自卑」與「自傲」的掙扎. 拒學孩子常常在「自卑無價值」與「自傲全能」的模式來回切換,這 種切換我姑且稱之為「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