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心肌梗塞的成因是什麼? 人體心臟靠著冠狀動脈輸送血液維持正常運作,而當冠狀動脈發生狹窄或阻塞,血液供應出現問題,人在活動時常會出現胸悶等各種不適症狀,即為冠狀動脈心臟病。 心肌梗塞是因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硬塊破裂形成大量血栓,迅速阻塞血流,使心肌無法獲得足夠的養分和氧氣,導致心肌壞死或功能嚴重受損,後續產生的併發症如心律不整、心臟衰竭,可能造成病患猝死。 因此,心肌梗塞可說是冠狀動脈心臟病最嚴重的併發病症。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2年5月19日 · 什麼是心肌梗塞心肌梗塞也可被稱為心臟病發作是指通往心肌的冠狀動脈血管發生堵塞血液無法被送至心肌而導致心肌缺氧受損嚴重則可能會猝死心肌梗塞與冠狀動脈要了解心肌梗塞是如何發生我們得先從供應心臟血液的血管——冠狀動脈講起

  3. 2022年8月16日 · 冠狀動脈是供應心臟肌肉細胞氧氣與養分的血液循環系統心肌梗塞為當冠狀動脈突然阻塞血流中斷導致心肌缺氧受損或壞死心臟功能減低如果短時間內未疏通受阻的動脈血管將造成心臟肌肉細胞的永久損傷並產生後續併發症如惡性心律不整心臟衰竭等更可能造成死亡 (2) 。 為什麼會發生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的十大危險因子. 當血管中有血栓,或是血管管徑因脂肪堆積變得狹窄、形成動脈粥狀硬化,易導致心肌梗塞。 而引發血栓或動脈粥狀硬化的潛在原因可分為3大類、10項危險因子 (2) : 哪些情況容易引發心肌梗塞? 如果本身或家人為心肌梗塞高危險族群,下列情況更應多加注意及避免 (2) : 運動或提重物:若平常沒有運動習慣,避免突然提重物或進行激烈運動。

  4. 2023年3月6日 · 心肌梗塞是因為心臟的冠狀動脈血管阻塞導致供應心臟肌肉的血液和氧氣中斷進而造成心肌受損及壞死然而心臟的冠狀動脈不會在一夕之間堵住此過程通常是漸進式的因此在血管徹底堵塞之前通常會有一些徵兆和症狀。 這些症狀的表現方式有時與心臟較不相關,可能是頸部或腹部的疼痛,若未仔細察覺,很容易被忽視,甚至錯過及早就醫的機會。 以下整理心肌梗塞常見的7個症狀。 心肌梗塞自我檢測7大症狀. 若您近期曾經出現出現以下症狀,建議盡快就醫,接受下方所介紹的檢查,避免 心臟病 發作: 胸痛或胸悶:屬於典型症狀,經常在心肌梗塞發作前幾週就出現,而且症狀會逐漸加劇;患者會覺得心臟受到擠壓,左胸和胸口正中心有壓迫和燒灼感。

  5. 2024年2月2日 · 心肌梗塞的原因是供應心臟的血管阻塞導致心肌得不到足夠的血流及血氧造成心肌缺氧因而壞死若血管內脂肪斑塊突然破裂形成的血栓阻塞血管使得心肌無法獲得血氧就會是急性心肌梗塞」。 典型的心肌梗塞3大前兆. 常見的典型「心肌梗塞」前兆有3個:持續胸痛、胸悶,呼吸困難。 一旦發作時,就猶如胸口被石頭壓住一般,經常出現的疼痛部位在前胸部及胸口偏左側,甚至會延伸到左肩及上背部、頸部、左手臂內側;有時症狀也會出現在下巴、胸骨與肚臍之間的區域。 「心肌梗塞」也會以虛弱、發汗、暈眩、嘔吐、心跳不穩定,來表現或陷入昏迷。 約半數「心肌梗塞」的病人,在發病前會有前兆症狀,約有四分之一的病人沒有任何症狀。 尤其是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較常感到虛脫、昏厥或無力。 「心肌梗塞」檢查方式有哪些?

  6. 2023年8月17日 · 心肌梗塞即是供應心臟的血管發生狹窄或阻塞心肌無法獲得足夠的氧氣及營養而引起心臟肌肉壞死進而影響心臟功能嚴重時危及病人的生命而冠狀動脈狹窄或阻塞的因素包括冠狀動脈管腔因粥狀硬化所形成的腫塊或血栓所阻塞心肌肥厚導致冠狀動脈供血量不能滿足心肌的需要量以及因為休克出血脫水等原因導致血壓下降使冠狀動脈血流供應不足。 心肌梗塞發作時有哪些症狀?

  7. 2023年11月16日 · 心肌梗塞是由於心臟冠狀動脈內的動脈硬化塊因破裂造成血栓血管在短時間內完全阻塞失去血液供應的心肌細胞死亡心臟的收縮功能於是大受影響病人出現劇烈 胸痛冒冷汗等現象就是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死亡率約在10%至20%之間,老年人甚至高達40%;其中半數以上甚至來不及送醫便已死亡。 心肌梗塞有什麼前兆? 「心肌梗塞常來得又急又快,但並非無跡可尋。...

  8. 2023年5月11日 · 心肌梗塞會因性別差異等因素在發作前產生不同的症狀以下為心肌梗塞常出現的9項前兆: 胸痛 (心絞痛) 呼吸急促、 呼吸困難. 噁心、嘔吐. 心悸. 出汗. 焦慮. 頭暈. 心律不整 (推薦閱讀: 心跳太慢怎麼辦? 「慢半拍」先別慌! 一次看懂9大原因、症狀、治療方法 ) 血壓下降. 預防心肌梗塞的3大方法. 預防心肌梗塞的方法有很多,心肌梗塞高風險族群除了能透過調整日常飲食方式外,還能經由適度的運動來避免心肌梗塞發作,而運動和飲食幾大原則如下: 1. 預防心肌梗塞的飲食攻略. 心肌梗塞高風險族群平常除了應清淡飲食、勿暴飲暴食外,最好能夠少量多餐,避免過度飽脹,同時注意以下飲食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