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1026. (攝影/Evan Lin) 文字/李怡欣. 臺灣約6成面積被森林覆蓋。 北回歸線橫越,加上近4,000公尺的垂直落差,造就季風林、闊葉林、針闊葉混合林、針葉林等豐富的森林景觀。 曾經,先民採伐平原淺山的林木燒柴與造屋;深山密林是原住民的獵場、飛禽走獸的樂園,少有平地人的足跡。 然而,當樟樹與檜木等樹種躋身為商人、政府眼中的搖錢樹,人與森林的關係出現急遽的變化。 綠色海洋的貿易錢潮. 兩百多年前,英國探險家卜萊氏來臺採集,望見滿山翠綠的樟樹林,讚嘆世上竟有一方地,擁有如此繁盛的「綠色海洋」。 曾遍布中低海拔山區的樟樹,自明末清初用來提煉樟腦,為森林利用的開端。

  2. 1920年代世界最大鳳罐產銷地是夏威夷,那裡的鳳罐工廠的規模大,有自營農場供應原料,生產高度機械化。 總督府決定師法夏威夷的罐頭生產模式,更引進夏威夷的開英種鳳梨,取代果實較小、處理過程麻煩的本土在來種鳳梨。 日治時期的鳳罐產量於1930年代末攀上高峰,全臺共計有81間鳳罐工廠,臺灣成為世界第三大鳳梨加工地。 然而進入二戰期間,受到戰爭摧殘,全臺只剩下四間罐頭工廠。 獲利上億元的三罐王 稱霸外銷市場. 戰後,鳳罐產業被國民政府接收,工廠重啟生產; 荸薺、洋菇、蘆筍、番茄、水產等罐頭新秀輪番上陣,甚至還出現了魚丸、蝸牛肉、豬腳、涼粉罐頭,百花齊放的罐頭市場中,以人稱「三罐王」的鳳梨、洋菇、蘆筍罐頭稱霸外銷市場。

  3. 牠就是鼎鼎大名的石頭魚! 石頭魚又常被稱為「石狗公」或「虎魚」,屬於「鮋科」的魚類。 顧名思義,牠們的外表和石頭幾乎一模一樣。 牠們的種類繁多且外型變化多端,有些種類精湛的擬態讓自己幾乎能完全融入背景環境之中,不容易被發現。 如體色彷彿海底咕咾石的魔擬鮋(Scorpaenopsis diabolus)、躲藏岩縫中宛如石頭一部分的拉氏擬鮋(Scorpaenopsis ramaraoi),以及夜間才從岩石中出現的關島小鮋(Scorpaenodes guamensis),個個全都是海底的偽裝高手! 其中有「龍王鮋」之稱的前鰭吻鮋(Rhinopias frondosa)全身還長滿宛如蕾絲的細密皮瓣,宛如一團藻類繁生的岩石,甚至還能夠改變表皮的顏色,讓牠們能更隱密地融入在背景之中,不被其他人發覺。

  4. 一整部農耕史,實際上講的就是世人嘗試克服生產過程中大自然所施加的限制,而且這份努力常以失敗告終。 其中最關鍵的因素是土壤的肥力。 農民藉由無止盡的試驗,透過從錯誤中學習的艱辛方法,發現以下這件事:如果過度利用土壤,生態系統將會崩潰,而且人類生存和發展的能力亦將遭受破壞。 農作制度持續改變 但都重視恢復地力. 田地如果一遍又一遍種植同一種農作物,那麼地力將被耗盡,這是因為每一種農作物都從土壤中吸收一定的養分,最終令土壤的肥沃被耗盡了。 這時,農作物的病蟲害便開始在疲憊的土地上落腳,直到造成破壞為止。 大自然會因農夫的妄自尊大而懲罰他。 文明之所以會整個消失,是因為他們的耕作方式令土壤的品質退化了。

  5. 20210212. 卯澳當地以社區接待服務結合里海環境教育來帶動新的產業 發展模式。 海岸漁村是仰賴漁業資源的人類生活聚落,受到海岸、環境、社會、經濟變遷及資源減少等影響,面臨著永續發展的困境。 農委會水產試驗所近年配合相關政策,逐步推動漁村轉型的里海願景工程,研究人員自108年起深入新北市卯澳、宜蘭縣東澳、以及澎湖縣菜園等社區,協助居民對地方及生態產生認同,自主地投入里海實踐,保全活用沿海生態系統以增進漁村韌性。 水試所指出,里山里海是聯合國及生物多樣性公約所重視的自然保育手段,其精神在於實現人類社會與自然和諧共生,也強調森川里海的整體生態系及地景保育的保全與活用。

  6. 臺中在來一號水稻於民國46年育成,為全球第一種半矮性水稻品種,由於半矮性可以多施肥以提升產量,因其植株不高,產量增加時不致於倒下來,是為台灣水稻育種的傲世創舉,其半矮性基因隨即被各國利用,國際稻米研究所(IRRI)即利用其母本,「低腳烏尖」育成有「奇蹟米」之稱的IR8,提高全球稻米產量,使得1972至1973年間將會發生的世界糧食危機得以消弭,掀起所謂的「綠色革命」。 意外培育而成的彩葉稻,適合田間彩繪及插花藝術等,在觀賞用的範疇可望持續發展,活絡地方休閒產業。 意外彩葉稻 觀賞用新貴.

  7. 20220315. 口述/盧虎生 採訪.整理/張哲誌 攝影/李文揚. 一般我們提到生態, 是包含大自然的動物、植物、微生物, 其又受到物理環境:陽光、空氣、水、溫度、土壤、日照等等影響,讓每個生物間彼此相互溝通、作用。 微生物分解有機質,變成土壤裡可供植物利用的養分,植物行光合作用而生長茁壯,動物食用植物,或是動物互相掠食獲取能量,最後動植物死亡回到土壤裡面。 就像《聖經》講的:「塵歸塵,土歸土」,這是自然的循環,生物之間達到平衡,廣義來講,它就是生物彼此「服務」的狀態。 當人類開始從事農業生產,對生態環境而言是一種有方向性的干擾,目的是為了滿足人類的糧食需求與文明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