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成語: 君子不器 [修訂本參考資料],注音: ㄐㄩㄣ ㄗˇ ㄅㄨˋ ㄑㄧˋ,釋義: 比喻君子體用兼備不只一才一藝而已。《論語為政》:「子曰:『君子不器。』」朱熹:「器者各適其用而不能相通

    • 概览
    • 释意
    • 读解
    • 词语分开解释
    • 其它读解
    • 作者
    • 深层阐释
    • 用途
    • 涵义

    汉语词汇

    君子不器,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不应拘泥于手段而不思考其背后的目的。

    《易经·系辞》有一句:“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是无形的道体,形而下是万物各自的相。被万物各自的形象与用途束缚,就不能领悟、回归到无形的道体之中。

    君子心怀天下,不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器者,形也。有形即有度,有度必满盈。故君子之思不器,君子之行不器,君子之量不器。

    入君子之道,以学君子之行,君子的境界也有高下之分,为学者即为寻君子之道,有成且达者即入不器之境。

    器与不器都是君子。

    何谓“器”?《易经·系辞》:“形乃谓之器。”,“器”就是“形”;何谓“形”?“形”,就是“相”。何谓“君子不器”?就是“君子不相”。

    子曰∶君子不器。 孔子说:君子不相。(说禅白话直译)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是整体,道是系统。器是工具,器是容器。道有主动性,器为被动性。道是思想,器为身体。

    君子不器,是说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非凡夫俗子,他应该担负起治国安邦之重任。对内可以妥善处理各种政务;对外能够应对四方,不辱君命。所以,孔子说,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因此,他可以通观全局、领导全局,成为合格的领导者。这种思想在今天仍有可取之处。

    君子: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正人~ㄧ以小人之心度~之腹。

    不器: 1.不像器皿一般。意谓用途不局限于一个方面。《礼记·学记》:"大道不器。"郑玄注:"谓圣人之道,不如器施于一物。"《论语·为政》:"君子不器。"何晏集解引包咸曰:"器者各周其用,至于君子,无所不施。"后用以称赞人的全才。

    君子不器,是说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

    子曰:“君子不器《论语·为政》。”朱子注曰:“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

    君子:为学而成德之人。是通过学问思辩,修身践行而集道德仁义于一身,明达天道地道人性,能文能武,通才达识,不局限于一技一艺。

    器:器具、器皿、工具。器具各有专用,用于此者难用于彼,如斧能砍削而不能用于锯,犁能耕而不能用于耘。

    君子不器》选自《论语·为政》。

    为政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虽说是焚书坑儒,但是活埋的其实是一些方士),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此本成为当时的权威读本,据《汉书·张禹传》记载:“诸儒为之语曰:‘欲为《论》,念张文。’由是学者多从张氏,馀家寝微。”《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君子不器,君子不能成为别人的工具。器:器具,器皿,是指某种工具。

    孔子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因为“为政”要通才,通才就要样样懂。“不器”就是能不成为某一个专业的人,一个为政的人,就要上下古今中外无所不通。从表面上看,一个很好的大政治家,好像一个很好的演员,演什么角色,就是什么角色。当演工友的时候,就是规规矩矩扫地倒茶,当演大官的时候,温温和和就是作官,干哪一行就是哪一行。“君子不器”这个学问,就是成为了真正的通才,否则只有变成专才、专家。所以“君子不器”放在《论语》中《为政》篇,就是说明为政在这方面的道理,换句话说:“允文允武”,也便是“君子不器”的说明。

    《论语》在这里讲到了君子,什么是君子呢?下面提到: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与小人的分别是什么呢?周是包罗万象,就是一个圆满的圆圈,各处都到的。他说一个君子的作人处世,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样,不是说对张三好,对李四则不好,这就不对了,这就叫比而不周了。你拿张三跟自己比较,合适一点,就对他好,不大同意李四这个人,就对他不好,就是“比”。一个大政治家是和宗教家一样,爱人是不能分彼此的,我们对于人,好的固然好,爱他;但对不好的更要爱他,因为他不好,所以必须去爱他,使他好。这样一个真正的大政治家,也就是宗教家,也就是教育家的态度,这就是“周而不比“,要周全,不能比附一方。“比”是什么呢?我们知道中国字,古写的篆文比字,是这样写的——?,象形两个人相同,同向一个方向;而古文北字——就是相背,各走极端的象形字,所以“比”就是说要人完全跟自己一样,那就容易流于偏私了。因此君子周而不比,小人呢?相反,是比而不周,只做到跟自己要好的人做朋友,什么事都以“我”为中心、为标准,这样就不能够普遍。

  2. 什么意思什么是君子不器”? 其实不器讲的君子所处的一种状态而这种状态正是君子的特性。 我们先看这个“器”字。 所谓“器”,指的是有形的东西,即相,如《周易》中就曾讲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另外,“器”还指一个人的品性之意,如《道德经》中就有“大器晚成”这样的说法。 当然,这个“器”字,也有指容器之意,泛指其功能或功用,即有用之意,而“有用”也就意味着“有限”之用。 因此,孔子讲“君子不器”,其实包含有以下三个内容,即: 一、君子不应该光有其表. 在孔子看来,君子不光只是外表像“君子”而已,即作为一个君子,不应该徒有其表,而是应该从内至外,都有君子的品质。 甚至可以说,君子更强调的是内在的修为,而不是外在的表现。

  3. 君子不器字面意思就是君子不能象器物一樣」。 之所以指出君子應該不器」,就是因為很多人把君子看作了」,誤解了儒學對君子的定位。 「聖人相對於君子而言更具有理想形象與人格,「聖人的形象與人格是什麼以前論述過,「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從心所欲不踰矩」,此即聖人無人心」,也就是說,「聖人就是徹底了知世間一切的人從沒有固執的己見和自以為是而又能隨順一切人情世故在一般人看來就如同愚人」。 「聖人」當然不是「愚人」,但也不是其他人,除了「聖人」之名,「聖人」其實已經失去了一切作為人的「人格」,但又不失所有的「人格」形象,如果再勉強定義其「人格」,也只可以「神格」命名。 一個具有「神格」的人,再認定其為什麼「人格」的人已經多餘,等於無中生有。

  4. 孔子 解釋君子不器的意思是作為君子不能囿於一技之長不能只求學到一兩門或多門手藝不能只求職業發財致富而當”,就要從萬象紛呈的世界裡邊去悟到那個眾人以下所不能把握的冥冥天道從而以不變應萬變在孔子看來只有悟道特別是修到天道與本心為一才有信仰才有駕馭各種複雜事件的能力才能擔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重任。 即便講套用,也是強調以不變應萬變。 一旦明道,即朱子說的格物致知,也是陽明先生講的致良知,則可以持經達變,抱一應萬,待人接物事事可為! 君子不器,並不是說可以脫離實際,忽略現實,因為陰陽一體,道器不離,悟道總是在器中,悟道後還是在器中運用。 基本介紹. 作品名稱 :論語. 外文名稱 :《Confucian Analects》 創作年代 :春秋戰國.

  5. 2014年1月24日 · 這自然而然引出三個問題: 什麽是”? 為何君子不能”? 君子應該成為什麽? 對於第一個問題: 《四書集註》里為此句做如下註解: “器者,各適其用而不能相通。 成德之士,體無不具,故用無不周,非特為一才一藝而已。 器,器具,是僅有一才一藝,不可相通的某種工具。 但,重點不在於僅有“一才”,而在於“ 不通 ”。 對於第二個問題: 器者,用也。 器是無所謂好壞褒貶的,而器之用卻有。 正如刀可以用來切菜,亦可用來殺人。 有才無德往往比無才無德更恐怖,因為他擁有與德不匹配的才。 孔子將“君子”視為為人處世的典範。 有才之人的確可貴,但不足以成為君子。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