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9月21日 · 上報 UP Media 2016-09-21. 【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2016年是921大地震的18周年。. 18年前的夜晚,突然一陣地動山搖,接著面臨的是超乎想像的人、物傷亡損害,此事幾乎是這一代台灣人心中共同的傷痛記憶。. 如今18年了,台灣也在天災預防上獲得許多教訓,讓我們 ...

    • 「除錯」的咖啡之路
    • 不是發現問題的第一名,但是解決問題的第一名
    • 魔鬼細節的極致雕琢
    • 台灣咖啡文化來自務實性格
    • 修業的起點
    • 為決定負責
    • 咖啡大師世界賽小檔案

    開店第三年、得到第一個台灣冠軍(「2013年咖啡大師台灣選拔賽」)後,吳則霖的店生意就有明顯改善,「前兩年很ㄍㄧㄥ,最糟時一天只有一個客人,但我認為只要不斷進步、客人一定會為了喝更好的咖啡前來」。 所以他不斷參加比賽(世界賽、台灣賽),並鎖定業界公認最難的「咖啡大師世界賽」,透過一再的修正、好像他工程師出身養成的「除錯」(debug)步驟,七年比賽終淬鍊出一座世界冠軍。 「工程師性格使然」是一開始我們的以為,訪談中段漸漸了解,也許更多是來自吳則霖「雕琢細節」的自我要求性格。 以 許多媒體稱他今年奪下世界首冠、最主要的關鍵「冷卻把手」奇技為例,他如何發想出這路技法?吳則霖客氣解釋,有天店裡客人點single espresso,把手萃兩杯出來後、一杯出給客人,另一杯自己喝時,發覺跟預計出給客人的...

    站上國際舞台比拼時,吳則霖發現別國選手早就注意到「溫度」會影響「口感」,「飲品口感讓人感覺溫順的溫度約為40度~50度,但一般濃縮咖啡煮出來都超過70度,太燙」,有世界賽選手會把咖啡先上評審桌,然後用長串講解巧妙絆著評審,等咖啡降溫才讓評審飲用評分。 「我覺得這樣過程不順,上桌經過簡單講解,就該給評審喝了,今天如果是客人的話?」,吳則霖注重每個細節的修正,讓他巧妙發現「冷卻把手」效益、不用把評審(客人)晾在那邊,也能把咖啡修到他要的溫度。

    「到底什麼原因」的自我求知慾,在吳則霖咖啡修業路有太多實例,不只精煉煮咖啡技法,對理想咖啡豆的追求,也體現在他直接飛往巴拿馬Finca Deborah莊園找尋Geisha咖啡豆的舉動。 過去三年,吳則霖三連霸「咖啡大師台灣選拔賽」冠軍,連獲三年「咖啡大師世界賽」參賽權(只有各國冠軍能參加),在這三年國內沒有對手情況下,他如何維持巔峰?也許就是這個原因。 「因為我想拿的是世界冠軍,要在WBC奪冠,得打敗各國冠軍,一點點差距都很重要,我一直假設別人也在進步,即使我是台灣第一名」。 他 把一杯咖啡從源頭到出給客人飲用,過程中所有變數,咖啡豆、水的軟硬度、把手溫 度、咖啡杯材質等,分項修正到自己認可,讓所有世界賽對手、國際評審挑無可挑,「評審就是顧客,要的是『整體味覺經驗』,從器皿選擇、穿著、端出去...

    「開咖啡店就想自己烘焙豆子看看」,台灣人這樣「任何事情都習慣自己搞懂」的務實求切性格,也正巧是吳則霖最佳寫照。 從早期還是外行的咖啡愛好者開始,他已經習慣自己去找答案、研究、破解問題,「雕琢細節的自我要求」讓吳則霖在求學經歷一樣獲得成功。 和平高中畢業後考入中央大學電機系、台灣大學電子所,退伍後進入事務所當專利工程師…就算不走「咖啡」這條路,他也已經處在社會評價的中高層。

    巧合的是,真正想把「咖啡」當職業經營,也是他念電子所的十年前。 找了一台三輪車改裝,沒課的週六、週日,穿梭當時居住的景美、公館附近公園賣咖啡。那段修業的起點,他認為對現今比賽仍然有幫助,「不同地點、天氣都想辦法克服,這樣因應不同環境的臨場應變,就像比世界賽,隨時處理好不同國家產生的不同條件」。 走了十年終於拿到「世界冠軍」,吳則霖靦腆笑說「最想做的事是先把店穩住」,短期內不會再參賽WBC,也不會因為「世界冠軍」頭銜改變原本要做的事,但他不諱言,「世界冠軍」確實幫他在推廣某些事情(擴大烘焙廠、宣傳自創品牌自烘咖啡豆、拓展開課管道)產生更好的時機點。

    近年台灣連鎖咖啡店數激增(咖啡店總數突破兩千家),許多年輕人趨之若鶩開店,吳則霖說「每個行業都有人對它憧憬,差別在你到底認識它多深」。 這樣的現象他不會鼓勵、也不勸阻,就像當年的他,理工科、工程師出身,繞了一圈回歸自己最愛的咖啡志業,吳則霖仍是一樣想法,「考慮清楚最重要,決定後堅持下去,為自己決定負責」。

    (本文經合作夥伴上報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上報人物】自烘咖啡豆比例高於港日 吳則霖:台灣人務實求〉、〈【上報人物】世界賽台灣史上首冠 吳則霖十年咖啡修煉路〉。)

  2. 2018年12月17日 · 30 年前的 1988,對眷戀著80年代的「80控」來說,是個將這四個數字說出口都覺得美好的年代;不信,可以試著說說看。 如果把位置站遠一點,回顧當時與後來的台灣和世界,1988 又像是個奇幻的時刻,在即將來到的巨大變化之前,這座島嶼上的人們已經開始感受那股微微震顫。

  3. 2017年3月29日 ·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50年前,電腦程式設計曾經被認為是非常女性化的職業,但 1980 年代,女性程式設計師的占比陡然下滑並一直延續到今天。是什麼原因和歷史背景,導致如此大的轉折?50 年前,又有哪些無名的女性英雄呢?(責任編輯:曾宜婷) 作者/纪云 本文發表於 2017 / 3 / 29 你腦中 ...

  4. 2014年5月22日 · 對偽造惡作劇造謠中傷夾帶私貨等訊息的生殺予奪造就了維基百科的權力階層 —— 管理員小組圍繞著對評判標準的爭論管理層內部又不斷分化裂變出現了刪除主義維基人協會及針鋒相對的收錄主義維基人協會」,還有不主張對條目 ...

  5. 2020年12月4日 · 台灣的第一間必勝客 在 1986 年進駐南京東路,當時的名稱叫做「百勝客」,經營權轉移後才更名為我們現在所認識的「必勝客」。. 1990 年全台只有 5 間門市的必勝客,到了 2020 年的今天,已超過 200 間。. 必勝客不僅加入台灣市場,它還在台灣發揚光大披薩的 ...

  6. 2019年7月5日 · 台灣人現在能夠對政治時事暢所欲言,並且選出自己期望的候選人,是偶然嗎?. 本篇作者認為,這是靠很多前輩的努力,甚至犧牲生命換來的,而且只要「你稍不注意,這些權利馬上又會被掌權者奪走了」。. 透過作者的視角,看看台灣解嚴後的 30 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