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2日 · 地震魚的學名為皇帶魚」,主要棲息在水深200公尺至1000公尺較深的海域身體側邊扁平銀白色屬肉食性生物由於歷史上有關捕獲皇帶魚的紀錄甚少坊間更是流傳除非地質出現大變動否則很少游到淺水的海域的說法因此有些漁民將其視為大地震出現的徵兆。...

  2. 原本民眾要到海邊釣魚卻發現一隻長達410公分的地震魚被沖上海岸一開始還先把地震魚推回海裡沒想到又被海浪打上岸最後只好帶回家。 巧合的是南投於6月2日發生 里氏 規模6.3的強烈地震。 2013年10月13日,一名游泳教练在美国南加州卡塔利那岛附近潜水时,发现一条长达18英尺 (约5.49公尺)的自然死亡的皇带鱼尸体。 2013年10月18日,長近14英尺的皇帶魚被沖刷上岸,這一週兩次出現在美國南加州海灘是極罕見的情況。 2013年10月28日,臺灣臺東海濱公園附近海灘釣上1尾長5米的皇帶魚 [9] ,10月31日20時02分在臺灣的花蓮縣發生規模6.3地震 [10] 。

  3. 2019年8月16日 · 三立新聞網. 2019年8月16日.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想必許多民眾都有聽過 皇帶魚 ,而該品種的魚之所以有名,並不是因為特別好吃,而是坊間流傳著生活在深海水域的皇帶魚,若游到淺水的海域,可能是大地震即將來襲的不祥預兆。 不過,日本有學者於近日發表研究結果,顯示皇帶魚的出現與地震發生其實並無關聯,打翻許多民眾腦中的印象! 皇帶魚常讓人聯想到地震。 (圖/翻攝自臉書)

  4. 在魚族中最近就傳聞有一種地震魚」,傳說在地震前後才會現身。 如中國時報今年 9 月 28 日,即有記者由蘇澳報導稱南方澳魚船「新都昇二十號」, 9 月 27 日由南澳外海捕獲一條長八呎重卅餘公斤的皇帶魚」。

  5. 簡述. 綱,皇帶魚科。 體延長,側扁,呈帶狀。 自頭部向尾端漸變狹。 體無鱗,有許多不規則小顆粒突起。 第一至第五鰭條延長呈絲狀。 腹鰭為一絲狀鰭條。 體呈淺紅色,體側有許多淺褐色斑點。 中下層魚類。 我國產於南海和東海。 數量稀少,可供食用。

  6. 2023年6月30日 · 國立海科館產學交流組主任陳麗淑表示俗稱地震魚的石川氏粗鰭魚棲息深度可達1200公尺基本上是屬於深海魚,「深海魚一般我們要看到活體很不容易應該是我們台灣第一次能記錄到這麼大而且是活的所以真的是很難得的紀錄。...

  7. 2023年7月23日 · 潛水教練王承儒6月間在深澳漁港附近海域拍攝到俗稱地震魚的石川氏粗鰭魚」。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說這是台灣首次拍到活體地震魚比日本和韓國記錄的更大體長達2公尺王承儒等人潛水時拍到活體地震魚。 (海之星潛水 東北角海王子-汪汪授權提供)...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