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山水沙灘 相關

    廣告
  2. 過去一個月已有 超過 100 萬 位使用者造訪過 agoda.com

    立即預訂可慳更多,Agoda®一直保證最低價! 我們全天候為你提供協助,出走都唔會注定一人! ...

    • 香港

      超值酒店,神秘優惠

      先訂後付,節省更多!

    • 折扣優惠

      計劃緊下次旅程?

      我們為你提供最抵優惠!

搜尋結果

  1. 這份初探研究考察了北台灣4個型態互異的海灘沙崙白沙灣外木山與福隆從沙灘取出10公分厚的沙樣再精算微塑膠的總量。 陳于高眼裡,孔燕翔是嚴謹的科學家。 他先洗去沙子、挑掉玻璃等非塑膠的物質,再淘汰尺寸較大的塑膠碎片。 剩下無法用肉眼分辨、小於5公釐的碎片,需用顯微鏡觀察粒子的紋理,甚至要用上 ,才能揀選出隱身其中的微塑膠。 很多時候,貼在顯微鏡前,在強光之下用極尖的小夾子挑著、分著,一天就這麼過去了。 耐著性子挑了數週的結果是:4片沙灘都已被微塑膠入侵。 在體積約是一塊厚椅墊(0.025立方公尺)的沙樣中,白沙灣有20片微塑膠、福隆20片、沙崙41片,而離基隆港最近、有被定期清理的外木山,竟找出1,016片微塑膠。

  2. 2021年4月20日 · 台灣周邊海底到底積存了什麼樣的垃圾? 又造成什麼影響? 在這份圖表裡,我們綜合並分析2020年底公布的兩份海底廢調查資料,除了一窺台灣海底的現世樣貌,也將討論他們的前世與來生。 調查「海底廢」為何重要? 海底廢棄物調查的重要性,在於能釐清現狀對海洋生物的可能危害、排除海上航道安全的危險因子,進而擬定更為源頭的政策,進一步攔截或減量垃圾。 做出首份「海底廢」調查的澄洋環境顧問執行長顏寧指出,英國監測海底垃圾25年,並發現在英國實施塑膠袋收費政策後,海底塑膠袋數量確實顯著下降;而韓國也因發現南部海域特定漁具遍布,進而發起漁具回收和漁民教育的政策,降低垃圾入海的機會。 因此,「調查」是環境恢復的第一步。

  3. 2017年6月15日 · 除了確定台灣的沙灘已被微塑膠入侵延伸閱讀:〈無所不在的海洋微塑膠入侵記〉),另外2份研究紀錄到的廢棄物換算下來北部每平方公里的海濱可達60萬件南部港區更高達每平方公里90萬件

  4. 奄奄一息的年輕海龜躺在沙灘上,牠營養不良,卻又吃不了任何食物,因為牠的胃裡塞滿了人類產生的廢棄物。 塑膠袋、吸管、魚線、保麗龍...這些垃圾,若沒被海龜拉出來,就會累積在胃裡,讓牠無法吸收營養,或因腸道阻塞敗血而死。 台灣,驚人的垃圾生產國. 台灣雖小,垃圾產量卻高居全球第13名,每天垃圾量必須用至少5100台垃圾車才載得完. 人均垃圾量,每日 2.1 公斤. 垃圾每日生產量,46,644,291 噸。 全球排名第十三. 若檢視台灣淨灘資料,塑膠袋是十多年來的海廢冠軍,至今已撿起15萬個。 但台灣每年平均塑膠袋用量高達180億個,當中有多少已被海洋生物當成食物嚥下,不得而知。 資料來源:學者Kühn (2015)、學者Jambeck (2015)、愛海小旅行網站. 追不上的垃圾入海速度.

  5. 2022年10月15日 · 濁水溪中上游流域是台灣清治日治時期製作樟腦的重鎮之一主要區域竹山鹿谷水里集集信義等樟腦寮遍布在阿里山脈與濁水溪水系之中高海拔山區。 阿里山下的神木村正是位於濁水溪水系溯源墾樟,一頭仰望塔塔加,回頭凝視祝山下河谷的盡頭,這地方承載過一段台灣輝煌的製樟與焗腦工人── 腦丁 的勞動史,直至1967樟腦的年代終於畫下休止符。 種山的人. 已廢校的神木國小溜滑梯。 例假日參觀樟樹神木的遊客,神木村因本樟樹神木而命名。 神木村的客家聚落主要來自龍潭、竹東與苗栗地區,世居這裡耕植百年。 日治結束後仍延續過去墾殖的合約,亦隨著樟腦產業的衰退,由腦丁的勞動轉換成林業種植的林農。 「農民豐收沒用,不等於賺錢,」來自竹東客家的黃振增啃了一口自種牛番茄後說。

  6. 不爭論反核擁核而是安靜地抗議」. 8月10、11日在雲門劇場裡,《身在福島》播放紀錄片與環境演出的一角。. (攝影/陳曉威). 永子從威廉拍攝的2萬5千多張照片中挑選,自己重新剪輯成2個多小時的影片、自己挑選服裝、設計配樂與撰寫文本。. 一禎又一禎 ...

  7. 2019年6月6日 · 陳曉威/漫漫淨灘路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陽光、沙灘,會讓人聯想到什麼? 令人心曠神怡的風景,在海邊愜意地遊憩? 現實是,台灣有許多海岸是長期鋪蓋著塑膠瓶罐、保麗龍浮球、漁網拖繩等海洋廢棄物,情況之嚴重令人怵目驚心。 然而海岸的垃圾汙染不只是發生在台灣──海洋中飄浮著從世界各地排入的廢棄物,隨著洋流和浪潮灑向各個沿海國家的海岸。 這些海洋廢棄物不只破壞海岸景觀,更嚴重威脅海洋生態。 諸如吸管插鼻、漁網纏繞的海龜,或滿腹塑膠垃圾的擱淺鯨豚等悲慘案例,讓愈來愈多人開始關心海洋垃圾問題、倡議減塑政策,或直接投入淨灘工作。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