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辛酸溫。入肝,腎經。 補血,強壯,補肝腎,濇精,止汗,明目。 五味子 收斂 酸、溫。五味俱備,酸鹹為多,性溫。入肺,腎經。 歛肺滋腎,澀精固氣。 芡實 其他 甘澀平。入脾,腎經。 固腎益精,補脾止瀉。 覆盆子 收斂 甘酸溫。入肝,腎經。

  2. 撰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本篇介紹【解表藥】:凡能發汗解散表邪的藥物,稱之解表藥.解表藥多具有辛味,辛能發散故能解表. 十五大類中藥藥性解析. 中藥藥性分為15大類:1.解表藥 2.清熱藥 3.袪寒藥 4.瀉下藥 5.袪濕藥 6.袪風. 藥 7.止咳化痰藥 8 ...

  3. ˙功效:清肺、止咳喘、利咽喉、慢性支氣管炎、拇指肌腱炎。 【第2巧手:手陽明大腸經—合谷穴】 ˙合谷穴位:手背第1~2掌骨間,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 ˙動作:雙手前伸,手肘屈,掌心向下,大拇指內縮,雙手食指側面合谷穴處平行互相打擊三十六

  4. 本篇介紹【袪濕藥】: 五、袪濕藥. 能袪除濕邪,治療水濕症。 可概分為兩大類: 1.芳香化濕藥: 例如:藿香,蒼朮,白豆蔻等.。 2.利水滲濕藥: 其中茯苓,豬苓,澤瀉,車錢子,滑石,薏苡仁,茵陳蒿,木通,白扁豆,土茯苓,化石草等,以淡滲為主;可治小便不利,泄瀉,水腫等症。 而萆薢以通淋為主,長於分清化濁;用治小便混濁,婦女白帶等症。 常見【袪濕藥 】如下: PS: 「本藥物表格由楊麗姝醫師提供,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文的引用網址 http://www.doctoryang.info/health_detail.php?id=2024. 本文的作者: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5. 十三、清熱瀉火劑. 《二十一大類科學中藥解析》. 撰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本篇介紹【清熱瀉火劑】: 瀉火劑-凡能袪以保津液、涼血解毒之方劑。. 含白虎湯、化斑湯、竹葉石膏湯,瀉心湯、清營湯、黃連解毒湯、普濟消毒湯、養陰清 ...

  6. 別名: 大棗,又名紅棗、乾棗。 分類: 十一、補養藥. 功能: 補氣. 來源: 本品為鼠李科植物大棗之乾燥成熟果實. 性味歸經: 甘、溫。 入脾,胃經。 功效 :用安中養脾,平胃氣,調營衛,和百藥。 主治 : 飲食減少,反胃吐食,泄瀉,津液不足,過敏性紫斑病。 參考連結: 【大棗】-衛生署中醫藥資訊網 <另外跳出視窗> Dr. Yang小語: 良醫者,常治無病之病,故無病﹔聖人者,常治無患之患,故無患也。 出處:(《淮南子﹒說山訓》) 良醫往往在疾病尚未形成之時便加以預防,使人體健康而無病﹔聖人每每于禍亂還未釀成之際就予以戒備,使國家無內憂外患。 如果疏于預防,病形已形成而予以療治,則元氣必然受損﹔倘若失于戒備,亂勢已發生而進行鎮壓則生靈難免遭殃。

  7. 溼氣在表、頭痛、頭重、腰脊重痛,或一身盡痛,微熱 昏倦。 (6) 參考連結: 【羌活勝濕湯】-衛生署中醫藥資訊網 (7)備註: 主治: 外感風濕,肩脊強痛,頭痛身重;風寒濕痺,關節疼痛;傷後風濕邪客,局部腫痛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