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子曰:「 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衛靈公: 孔子說:「衆人厭惡的,必須仔細觀察;衆人喜歡的,必須仔細觀察。

  2. 2018年3月3日 · 子曰:「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注釋】⑴惡:wù,憎惡。 ⑵察:調查,考察。 ⑶好:稱譽,喜歡。 【譯文】孔子說:「對大家都憎惡的人,一定要自己去考察是否與事實相符合;對大家一致稱譽的人,也一定要自己去考察是否與事實相符合。 【簡評】人們常說一句話: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公道自在人心。 從一定意義上來說,似乎是正確的,我們應當相信群眾嘛! 可人都有從眾心理,在對與己無關的事情上面,往往會信口開河,沒想到要去負什麼責任。 《幼學瓊林》中有四句話:讒口交訌,市中有虎;群奸煽惑,聚蚊成雷。 「市中有虎」講的是一個故事:有人問某人,有人告訴你大街上有一隻老虎在跑,你信也不信? 某人說:我不信,大街上怎麼會有老虎呢? 再問:有第二個人來告訴你同樣的話,你還是不信? 某人說:我似信非信。

  3. 子曰:「眾惡之必察焉必察焉 。」 衛靈公: 孔子說:「衆人厭惡的,必須仔細觀察;衆人喜歡的,必須仔細觀察。」 29 打開字典 顯示相似段落 顯示注釋 顯示更多訊息 衛靈公 ...

  4. 子曰:“吾猶及史之闕文也有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子曰:“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5. 2011年11月14日 · 書籍首頁: 朱熹四書集注:論語集注. 閱讀古書,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版本狀態:已校對. 貢獻者:詹如校對/整理. 衛靈公第十五. 凡四十一章。 衛靈公問陳於孔子。 孔子對曰:「俎豆事,則嘗聞矣;軍旅事,未之學也。 」明日遂行。 陳,去聲。 陳,謂軍師行伍列。 俎豆,禮器。 尹氏曰:「衛靈公,無道君也,復有志於戰伐事,故答以未學而去。 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 從,去聲。 孔子去衛適陳。 興,起也。 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 」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見,賢遍反。 何氏曰:「濫,溢也。 言君子固有窮時,不若小人窮則放溢為非。 」程子曰:「固窮者,固守其窮。

  6. []正義曰此章記孔子先禮後兵去亂就治並明忠勸學為邦無所毀譽必察好惡志士君子之道事君相師之儀皆有恥且格之事故次前篇也。 衛靈公問陳於孔子。 (孔曰:"軍陳,行列之法。 ")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 "(孔曰:"俎豆,禮器。 ")軍旅之事,未之學也。 "(鄭曰:"萬二千五百人為軍,五百人為旅。 軍旅末事,本未立,不可教以末事。 ") [疏]"衛靈"至"學也"。 正義曰:此章記孔子先禮後兵之事也。 "衛靈公問陳於孔子"者,問軍陳行列之法於孔子也。 "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 軍旅之事,未之學也"者,俎豆,禮器。 萬二千五百人為軍,五百人為旅。 孔子之意,治國以禮義為本,軍旅為末,本未立,則不可教以末事。

  7. 2020年4月12日 · 孔子說要必察焉」。 楊氏則再提出一個問句:我自己怎麼知道是自己是不是那樣子了呢? 白話譯: 孔子說:「衆人厭惡的必須仔細觀察衆人喜歡的必須仔細觀察。 這句,你會覺得很實在。 這是很好的格言,也是人世間生活的很棒的參考經驗。 但,對我而言, 論語的句子,除了你覺得很有感覺,覺得講得很對之外,還能給你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