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月20日 · 分享. 收藏. 半導體 2020 年是好年,但個別企業仍有不同表現,根據統計,2020 年聯發科挾 5G 晶片業績,業績年增 38.3%,一口氣超車躍居第八強;這兩家半導體企業因車用半導體去年需求太差,業績受挫遭剔除 10 強榜單,苦主分別是 意法半導體、恩智浦 ...

  2. 2021年3月22日 · 中央社. Skitterphoto via Pexels. 2022年將開徵耗水費! 這5個產業為主要對象,詳細門檻一次看.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經濟部擬於明年開徵耗水費,根據水利署調查,每月用水超過上萬度有 5 大產業,包括石化、造紙、光電、電子與鋼鐵業,共計 1817 家廠商,每月用水量占比高達 4 成,未來將被納入徵收對象。 不過經濟部也鼓勵業者投入節水設施,正在評估獎勵最高抵減 6 成耗水費,讓產業主動節約用水。 立法院在 2016 年三讀通過水利法,要求針對用水超過一定水量的用水人徵收耗水費,水利署最初規畫「一定水量」定義為每月使用 1000 度以上,不過近期傾向改為 1 萬度。

    • 疫後供應鏈兩大變化:捨棄「及時生產」、從全球布局改成地方部署
    • 企業供應鏈韌性有多少?一張自評表快速健檢
    • 供應鏈韌性如何養成?先從檢視庫存成本下手!
    • 企業如何靠數位轉型強化供應鏈體質?從二個層面切入

    安永企業管理諮詢公司總經理黃昶勳提到,供應鏈在這波疫情下會有兩大調整,一是從精實生產轉為計畫生產。 製造業過去提倡用 「及時生產」(Just in time,JIT)來減少庫存成本與人力冗餘,有些公司甚至能將庫存周轉率壓在 1 個月內,但疫情下的工人隔離期動輒半個月,一斷鏈,庫存根本難以應對。 因此,他會建議企業要有「計畫生產」的思維,就像 Google Map 安排最佳路徑一樣,從A點到B點有不同的到達路徑,當最快路徑不通時,馬上可以換交通工具、路線,同理來看,企業要有更多元的生產方式與組合,才能在危機到來時,即時排出新的生產流程,應對任何不可預期的情況。 第二個是從長鏈改成短鏈布局,過去為了追求高毛利,會將下游製造移到生產成本低的國家,但受到中美貿易戰影響,美國對 2500 億中國商品加...

    企業該如何檢視供應鏈的韌性程度呢?曾韵建議企業參考國際標準,如:ISO22301(供應商的營運持續能力)或 PA 7000(供應商的營運能力、品質、資安、安全、營運持續……等),以此設計供應鏈稽核問卷,瞭解自身供應鏈的狀況。抑或透過供應鏈韌性自評表,快速評估公司的準備程度,若分數落在 30 分以下代表準備不夠充分,應針對弱項補強。

    面對供應鏈的大幅變動,經理人可從哪部分準備起,養成供應鏈韌性呢?專家認為,短期來看,可從庫存檢討與多元採購著手,補強供應鏈的脆弱環節,來應對疫情間緊急的狀況;中長期則藉由強化供應鏈計畫能力、建置跨國生產中心等措施,逐步調整生產策略,以永續經營為目標。 過去企業常有庫存成本與風險應對的難題,「庫存要拉高到多少,才能度過供應中斷的考驗?」「庫存水位提高後,現金水位是否足夠讓企業持續營運?」等都是存貨拉升時,企業會有的疑慮。

    雖然疫情加快台灣企業數位轉型的腳步,但黃昶勳認為,目前台灣企業多只做到執行面的數位化,例如表單電子化、ERP(企業資源管理)系統,收集了許多資料,但這些資料若沒有與生產排程的方式統合,對供應鏈強化未必有太大的幫助。 數位化工具要對供應鏈有幫助,一是要做到供應鏈各端點可視化,從供應商、生產工廠、物流中心、通路分銷到客戶分店,都能即時分享自己的庫存、訂單與出貨資訊,調節供需落差,避免長鞭效應;二是能依據客戶關係、產品特性、訂單利潤與產品需求數量,排定最適合的生產順序,增加敏捷應對危機的能力。最後,系統還要算得夠快才行。 黃昶勳建議,企業可考慮導入 APS(先進供應鏈計畫系統),它能透明化庫存、生產與原物料資料,還會加上限制條件,如:地緣政治導致關廠、原物料缺乏等限制條件,能模擬分析最適合的解決方...

  3. 2021年10月25日 · 2021亞洲傑出企業」針對亞洲 13 個市場,如台灣、香港、日本、新加坡、中國、泰國等地的上市公司,邀請 1071 位基金經理人、研究分析師、銀行家,對於財務績效、管理團隊、投資人關係、企業社會責任等面向投票,總計 5787 票,共 190 家企業入選。

  4. 2022年4月6日 · 2021 有私立科大電機系主任陪封測廠到高中辦說明會學生提問,「一定要電機電子科學生嗎需要具備什麼條件?」主管回答:「只要願意動手做就可以不管是幼保餐飲科都可當儲備幹部

  5. 2023年11月6日 · 簡而言之,多數公司經常處於人員不齊的情況。 造成缺工問題,最顯而易見的原因是新冠疫情。 2019 年底,COVID-19 爆發,台灣政府實行防疫、邊境控管和三級警戒,「這對餐飲和旅遊業衝擊很大,很多業者不得不裁員或放無薪假。

  6. 2019年10月17日 ·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隨著全球追稅的聲浪起,台灣也自 108 年 8 月 15 日起施行《境外資金匯回專法》鼓勵「自首減稅」 。 奉勸企業經營者早點盤點集團組織,讓獲利回歸真正有營運的公司。 台灣自 108 年 8 月 15 日起施行《境外資金匯回專法》,分為兩部分: 一部分 針對個人的境外資金 ,因為過去沒有匯回台灣,所以沒有課徵過個人所得稅(如果是海外所得,課 20% 最低稅負,如果是大陸來源所得,應併入綜合所得課 5% 至 40% 累進稅率)。 另一塊是 針對公司的境外資金 ,因為過去沒有匯回,所以沒有課徵過營利事業所得稅(目前稅率 20%)。 現在個人或公司將境外資金匯回台灣,可適用專法較低的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