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糖尿病 相關

    廣告

搜尋結果

  1. 2019年8月26日 · 糖尿病是全球關注的慢性疾病其高盛行率與死亡率以及各種嚴重併發症造成龐大的社會及醫療負擔。 雖然過去幾年糖尿病控制小有成績,全國的糖尿病標準化死亡率從2011年到2015年的資料來看是逐年下降,然而,原住民族與全國的糖尿病死亡率不平等情形卻在惡化中。 原住民族整體的糖尿病死亡率不僅明顯高於全國,死亡率降低的速度亦不如全國。 從性別來看,原住民男性與女性的糖尿病死亡率不平等狀況也都是惡化中。 這凸顯出糖尿病的預防與控制,是探討原住民族健康不平等的重要議題。 回答「台灣原住民究竟為何面臨較非原住民族更為險峻的死亡機率」,成了極待釐清的重要問題。 當糖尿病論質計酬進入原鄉,遇到那些阻礙?

  2. 2019年4月13日 · 1970年代開始使用第二代抗精神病劑治療精神病人。 很多人可能會問,是不是讓精神病人改服第二代抗精神病劑,就沒有副作用了? 在第二代抗精神病劑剛問世時,藥廠確實是這樣做宣傳行銷的。 但在大量及長期處方第二代抗精神病劑給病人服用後精神科醫師們發現第二代抗精神病劑雖較少有錐體外症狀的副作用但它卻有另一種常見的副作用──代謝症候群包括肥胖高血壓高血糖高三酸甘油酯、 高密度膽固醇過低 。 代謝症候群不像錐體外症狀在藥物治療的初期就會出現(如同劇中應思聰在第一次住院且首次服藥後就有錐體外症狀),而是通常在服用藥物更長的時間後才會出現。

  3. 2018年11月18日 · 透過荷蘭某家醫院的民族誌田野觀察本書作者安瑪莉摩爾Annemarie Mol以糖尿病患為研究對象結合哲學人類學社會學等面向提煉出照護的邏輯」,描繪一個理想的照護體系照護的邏輯之下的病患該如何自處外人又該如何協助讓他們與疾病共存。 照護的邏輯講求「關注」,在病患做了選擇之後,仍不斷地給予關注,才能彌補選擇之後,病患被施予的「忽略」。 照護的邏輯期望病人主動積極,醫護人員實踐醫療專業更多的可能性。 不過,不要超過極限,因為我們終究得(學會)放手,面對死亡。 第一次讀安瑪莉.摩爾(Annemarie Mol)的作品,是在大約兩三年前,我仍往返於醫院與教室之間的研究所修課階段。

  4. 2023年7月11日 · 因此葉彥伯認為衛生所的醫師與團隊就更顯重要而全台唯一所有衛生所都加入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的縣市正是彰化縣為了提升基層照護涵蓋率也由衛生所與轄區診所合作由衛生所提供照護人力支援診所參與糖尿病品質支付服務方案

    • 器官配對不相容也能移植?
    • 技術不是問題,醫療費用才傷腦筋
    • 洗腎vs.換腎 在台灣孰優孰劣?
    • 沒有人想要一輩子洗腎
    • 台灣現況:當洗腎、屍腎移植存活率比美國高許多⋯⋯
    • 附註

    目前實證可行的方法,就是在進行移植手術前,透過「血漿分離術」(Plasmapheresis),分離出體內會攻擊新器官的抗體──像是把會產生攻擊性的漿細胞,替換為能夠抑制感染的白蛋白(Albumin),讓身體不會對新器官產生排斥反應。 這種移植前的作法稱為「去敏化」(desensitization),視患者情況,可能需要幾天到數週時間,腦死後捐贈的器官不能等這麼久,所以適合運用在活體捐贈。 臨床實務顯示,病患移植後重新生成的抗體,比較不會排斥新器官,若手術後病患仍有排斥反應,可以持續一段時間的去敏治療,服用抗排斥藥物(免疫抑制劑),同樣能改變身體對新腎臟的防禦機轉。 參與研究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賽格夫(Dorry Segev)強調,研究資料清楚說明,腎衰竭患者除了苦等(不到)腦死者的器捐,如...

    不相容的腎臟移植,在美國技術上已十分成熟,而且美國的活體器官捐贈觀念開放,法律也不同於台灣,並沒有限制五親等才能捐贈器官,不過,醫療費用負擔仍令人卻步。 在美國,若無醫療保險,腎臟移植手術約10萬美元(約新台幣323萬元),術前去敏治療──血漿置換術(Plasma Exchange)另需1~3萬美元,術後每年抗排斥藥物約需1萬美元。移植一個不相容的腎,至少花費400萬新台幣。 不過,就長期來看,換腎的醫療費用,仍比洗腎划算許多,因為洗腎一年的費用,就等於一次換腎手術。 腎臟病普及率全球第一的台灣,在不相容腎臟的移植技術上,表現如何呢? 去敏治療在台灣其實並不陌生,台大、成大、榮總、長庚等研究型教學醫院,都多次成功完成「血型不相容」的腎臟移植,李伯璋估計,應有100個左右成功案例。至於「組織型...

    台灣人會選擇洗腎的患者,多半是等不到腎。腎源不足外,多數人會擔心手術失敗、或抗拒服用排斥藥物;加上傳統觀念影響,台灣每年腦死器捐人數約100~200左右,比例遠低於歐美國家,等待換腎時間平均 4~5 年。而病人、親屬、醫生間往往不願多談活體移植(親屬捐贈)的問題,也讓台灣腎臟移植率僅有美國的六分之一。 多數腎友為了「活下去」,寧可選擇洗腎度日,不管是每週3到4次的血液透析(HD)、或是每天4次的腹膜透析(PD),作息與飲食都需小心控制,相當程度失去行動自由。 即便如此,美國資料顯示,40歲以上腎衰竭患者,兩年存活率約8成,洗腎對高齡病患的負擔更大,60歲以上洗腎病人平均餘命不到5年。腎臟移植後的壽命,卻能延長10~15年。

    從科學統計來看,對於不幸遭遇腎衰竭的病友來說,比起繼續洗腎,接受移植除了確保更長的存活率,也有機會恢復生病前的生活品質。 罹患慢性腎疾多年的紐奧良的律師史密斯(Clint Smith),腎臟疤痕組織讓他的腎臟完全失去功能,2004年他先接受弟妹捐贈的一顆腎臟,但6年半後那顆腎臟再次失去功能,他被迫洗腎度日──每週4次、每次費時好幾個小時,終結了他的正常生活。 得知實驗性的「不相容之活體腎臟移植手術」後,他想接受手術一時間卻沒有捐贈者,直到久未聯繫的大學同學得知他的病情,主動接受醫院評估,符合資格後捐出自己的腎臟。 捐腎的大學同學花了6個月時間才完全復原,但挽救史密斯脫離洗腎生涯,恢復昔日活躍生活,術後至今4年新腎臟功能正常。且另有相關研究顯示,捐腎者的健康情況不受影響,恢復後體能狀況與其他人...

    對於不相容活體移植的長期存活率,優於屍腎移植、洗腎病患,美國這份統計結果,能否在台灣帶來改變性的影響? 同時擔任台南醫院院長的李伯璋認為,台灣應該在活體腎臟移植上加緊努力。但台灣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執行長、林口長庚副教授主治醫師江仰仁則強調,台灣接受屍腎的患者與洗腎患者的存活率,都比美國的活體捐贈存活率高出不少;洗腎的高存活率讓台灣的病患與親屬考慮活體移植的時候,態度更加保守,畢竟捐腎雖然無礙健康、卻也沒有什麼幫助,患者積極不起來。 針對台美兩地的腎臟移植存活率的落差,江仰仁認為,原因在於台灣的醫療環境比美國好很多,對於移植病患的病情變化,醫生比較能即時掌握、醫治,推估台灣患者的存活率因而領先美國許多。在活體捐贈觀念未能推廣的現階段,江仰仁提醒,無需對洗腎、屍腎移植感到悲觀。 台灣腎源不足,...

    1. 器官捐贈者、受贈者之間,可能會因為血型、組織型態(tissue typing)不相容,在移植之後產生排斥反應。不同血型之間的排斥問題無需多言,而組織型態則是指「人類白血球組織符合抗原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s)」所造成的免疫排斥反應。 HLAs由細胞核第六對染色體所決定,在免疫系統中負責分辨敵我。HLAs分為第一型、第二型、第三型;前兩者會影響T細胞、B細胞的作用,第三型與免疫辨識無關。 舉例來說,捐贈者的組織符合抗原鑑定為HLA-A2、A11、B60、B61、DR2和DR3;而受贈者的組織符合抗原為HLA-A2、A24、B46、B57、DR3和DR8,那麼彼此有4個不相符合。 若捐贈與受贈者的三對(6種)HLA都相符,就是最適合的配對(簡稱無錯配)...

  5. 此外兒童重症危險因子包含孩子過去有肺炎病史有慢性病如第一型糖尿病先天性心臟病與早產症狀開始4天後才送醫等而年齡小於1歲大於5歲的兒童重症風險較高

  6. 「我不把自己當成『照顧者』的角色。 」坦雅解釋:「我是來『幫忙』瑪莉露易絲照顧她自己,我們是合作的關係。 洗完澡,坦雅為瑪莉露易絲量了血糖、血壓,再幫她腳上的傷口重新消毒、包紮,並在平板電腦的護理系統裡輸入觀察紀錄。 「糖尿病患者的下肢血液供應比較少,腳上很容易出現傷口,傷口又不容易癒合。 如果感染,很有可能需要截肢,更進一步限制老人家的活動力,所以我們很重視糖尿病患的傷口護理。 我把觀察記錄在系統裡,之後如果同事來代班,或醫師看診,一看就可以了解情況,」坦雅說。 她又多聊了幾句,才和老奶奶道別。 如果沒有意外,坦雅將是瑪莉露易絲這天唯一見到的人。 儘管稍顯孤單,瑪莉露易絲仍認為住在家裡,比住在安養院或老人公寓來得愉快。 「我還能走動、做飯,目前自己生活沒什麼問題。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