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1971年再平凡不過的一天,當陳欽生走回租屋處時,就在距離門口不及150米處被特務逮捕,他先是被指控涉及台南美國新聞處爆炸案,後來又被控參與馬來西亞共產黨,最終被判刑12年。 儘管他後來獲得平反,也拿到補償金,還有政府的那紙證書,上頭寫著:「陳欽生先生及家屬,因政治事件名譽受損,中華民國政府特頒此證,以回復名譽。 」但他有時會想:為什麼我還沒有感到舒坦些? 紛來杳至的歷史注定刻下傷痕。 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後,政府隨即宣布戒嚴,展開血腥的3月屠殺。 接著是1950年代的白色恐怖時期,特務忙於捕獲「匪諜」,數萬人因言論或思想涉及叛亂遭逮捕入獄。 如今,這些曾被監禁的人都回家了,大部分的人繼續生活,淡忘牢獄,但也有人因為坐牢經歷而持續受苦。

  2. 2019年11月10日 · 一年多前,賴亞生因氣憤牙醫診所聯合起來隱瞞妹妹行蹤,闖進診所持刀砍殺素不相識的診所人員,導致兩位女性員工分別受到輕重傷,牙醫師王冠中被害身亡,經過台中地方法院審理,認為其犯行嚴重,手段兇殘,但經鑑定犯案時受精神障礙影響,符合《刑法》第19條第2項減刑規定,依法不得判處死刑,於2019年1月一審判處無期徒刑。 犯案時受精神障礙影響減輕其刑的依據,就是何儀峰的鑑定報告。 從被告思覺失調症病史、案發當天行為的辨識與控制能力、被捕後接受偵訊時的反應,到精神鑑定的流程,二審法庭裡的整場詰問,幾乎全由檢察官掌控,對鑑定結果的質疑接踵而來。

  3. 2021年1月24日 · 2018年6月1日凌晨,男子陳伯謙以推廣弓箭文化為名,在 華山草原 搭建的草堂內性侵殺害女學員,2天後因擔心藏匿於塑膠箱的屍體被發現而將被害人分屍,並把部分遺體製成標本。 即便當年發生多件分屍案,此案由於手段兇殘以及發生在市民可自由來往活動的 公共空間 ,引起社會強烈的震撼。 判決書 裡,20年前難以想像的細節,近乎像一部人生傳記般鋪展開來: 幼稚園時當過殭屍片臨演、小學被選入資優班、中學時熱衷生物研究、轉換多次工作跑道後欲發展親子共學活動⋯⋯. 新聞媒體用獵奇角度渲染出的變態殺手,隨著法院委託專家對其過往經歷的詳細訪談調查,揭露的卻是泅泳於現實中的平凡困境──大多數人從成長到獨立成家立業都必然要遭遇的高峰與低谷、挫折與夢想。

  4. 2023年10月26日 · 電影《惡女》劇照。 (圖片提供/CATCHPLAY) (※本文包含《惡女》劇透,請斟酌觀看。 擅長敘事的 宋欣穎導演 ,延續著對女性成長故事的關懷,不同於上一部作品 《幸福路上》 採取縱斷面敘事,這一回她在 《惡女》 新片中從橫斷面呈現兩種女性的求生故事。 何秀蘭(林美秀飾)出身寒微,從鄉下到都市謀生。 習得一手按摩技藝、兩手廚藝、三手溫柔體貼,靠著照顧老弱孤獨、照顧獨身男性的身心,獲得被照顧者家庭的信賴和喜愛,而獲得大筆金錢回報。 但她總是在大筆額度的金流匯入之後離開,離開之後,給出金錢的人,就燒炭自殺。 用的是何秀蘭網購的木炭。 理由可能是:他們承受不住何秀蘭最終不願委身的分手離棄。 這些喪命的被害人在電影中只是沒有臉龐的背景。

  5. 2022年7月5日 · 2008年,一位政治受難者孫女意外在國家檔案中發現被槍決家人的遺書,開啟後續一連串「遺書歸還」運動,至少有208位受難者寫下的906頁文書,封存在政府機關裡,家人從不知道這些書信的存在,只知道他們的珍貴之人被迫提早從人世間離席了。 「收信者」懷著疑惑、不解、悲傷、怨懟⋯⋯在白色恐怖的肅殺之中踽踽獨行數十年。 本文選自學者林傳凱書寫1953年遭槍決的政治受難者王文培與父親王大銘的故事。 王文培,成長於高雄前金,涉及1953年判決的「省工委學生工作委員會法學院支部案」,於1953年9月5日遭槍決,得年25歲。 1947年二二八事件後,校園裡左翼思想盛行。 王文培受同學啟發,於1948年底接觸地下組織。 不過他在校內活動的時間並不長。 1949年夏天,他先因學業成績遭校方退學。

  6. 4月2日,台鐵太魯閣號於花蓮清水隧道發生出軌事件,造成49人死亡。 由於猛烈撞擊,罹難者遺體多有嚴重損傷,曾參與多起大型災難處理的 76行者遺體美容修復團隊 (簡稱76行者)於第一時間進駐,協助遺體修復,望能守住罹難者的尊嚴。 《報導者》在過去幾天進入花蓮市立殯儀館的修復現場,瞭解遺體修復師願意排除萬難,從各地前來服務的起心動念;他們如何透過雙手修補亡者的傷口,療癒生者的哀慟? 太魯閣號事故的死亡人數,讓花蓮殯儀館緊急徵調許多冰櫃因應後續相驗、修復事宜。 (攝影/鄭宇辰) 台鐵太魯閣號出軌事件. 台南地震. 修復師彭筱琪也是召集人陳修將的嫡系學生,陳修將說,她從用具都拿不好的新手,到現在已經是專業的遺體化妝師。 (攝影/鄭宇辰) 王薇君. 連日趕工,疲倦的修復師們在一旁稍事休息。

  7. 2021年1月12日 · 1. 就業、住宅、子女照顧支持撐出自立空間,阿笑:我選擇離開暴力. 阿笑(化名)從家暴求助到終於得以離家自立的經歷,反映的是占總受暴人數約2%新移民女性受暴者的困境,在還未完成歸化、外援不足的情況下,往往只能留在暴力環境。 (攝影/陳曉威) 2013年基隆港的黃色小鴨,讓33歲的越南新移民阿笑(化名)難以忘懷,當時全家人看完小鴨,先生說要搭船出海看人釣魚,阿笑認為襁褓中的兒子上船太危險,先生竟當街朝她揮拳,搶過孩子就走,丟下語言不通的她。 「這是先生第一次打我,」在好心人幫忙下,阿笑輾轉搭車回到板橋的家,朋友帶阿笑報警,「警察說可能是先生太氣了,要我先原諒他,還被打再來。 先生不給阿笑生活費,她想到朋友的店裡工作賺錢,結果先生跑去砸店、拿鐵椅甩向她的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