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為什麼我們漸漸對彼此不耐煩? 撰文者洪仲清心理師. 出自天下雜誌網站.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2423. 面對在考試中受挫的孩子,父母到底該怎麼辦?劉家俊夫婦的搶救兒子大作戰,是新世代父母對成績這檔事的深刻省思。. 圖片來源:楊煥世攝. 臨床 ...

  2. 這堂人生的「幸福學」,在網路上造成轟動,全球網友瘋狂下載。 因為大學時代個人的不快樂,讓他開始投入研究「如何可以更快樂?」在正向心理學領域中,他整理出許多具體的研究結論,可以幫助自己變得快樂,因此也希望讓更多人知道並練習實踐。 班夏哈受邀到世界各地演講,他觀察到,現在各國人才的最大危機就是:年輕人的憂鬱和專業工作者的崩潰,教育必須「停止製造單面向人才」。 班夏哈離開哈佛大學,二〇 一〇 年在以色列的賀茲利亞學院創立梅堤夫中心(Maytiv Center),以正向心理學的研究和發現為基礎,發展幼兒園到中學老師的師訓課程。 因為班夏哈發現,科技和都會型態的經濟發展環境,讓下一代孩子憂鬱的比率愈來愈高,學習「快樂」必須愈早開始。 六月份,班夏哈接受《天下雜誌》邀請來台灣演講。

  3. 東海大學社工系教授彭懷真說,父母與小孩原本應是兩個獨立的圓,應要從依賴(dependent) 學習完整分開(independent)→ 再學習合作(interdependent)。 但華人父母與孩子卻轉成共依存(codependent)的關係,父母很在意孩子的一切,而孩子也很辛苦,處處得考慮父母的想法。 香港的教會曾針對200多位家長做調查,這些家長過半是中產階級或專業人員。 測驗的結果發現,有超過四分之一的父母屬於強勢父母,也就是說經常干涉限制子女。 一位任教於台北市知名國小的老師說,有一次他選定班上參加作文比賽的選手後不久,一位落選學生的家長,抱著一堆孩子的作品與獎狀跑來學校找他,試圖說服他改讓自己兒子上陣,甚至說,他孩子連晚上作夢都夢見自己參加作文比賽。

  4. 作者:賓靜蓀 2012-05 親子天下雜誌 34期. 劉克襄的詩和散文,多次被選入小學到高中的國文課本,許多人看他的書長大;劉克襄也是一位曾經挫折擔憂的父親。. 認真陪伴的兩個兒子,個性和他完全不同,好像另一顆自轉和他平行的星球...... 「人生的意義從來都不是 ...

  5. 家榮 民國84年資料處理科 中山工商傑出校友「企業類」 106 蔡耀德 民國86年汽車修護科 中山工商傑出校友「行誼典範類」 104 顧勝偉 民國100年餐飲科 中山工商傑出校友「行誼典範類」 104 郭植伶 民國102年應用外語科 中山工商傑出校友「行誼典範類」

  6. 兒子英文真的很差嗎? 兒子對學校的學習態度慢慢的從被動轉到主動,也愈來愈珍惜父母的支持。劉家俊和太 太雖然焦慮,但還是努力一直看著兒子考試分數以外的優點。大兒子有不專注的問題,無法 忍受無聊的事情,但是不代表不能學習。

  7. 在我們身邊,雙方因此能有自己 獨立自處的空間,也能從中獲得心靈上的滿足與幸福感。 即便旅行青蛙是文化生成的產物,我們仍然可以從中學習在這種關係 的基礎上,如何尊重對方的決定,並且保有自己,進而理解,在關係中擁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