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5 天前 · 影像醫學專家告訴你! 顯影劑(對比劑)是一種進行影像檢查時所使用的藥劑,可用來增強病灶及組織結構的對比,讓醫師在診斷時能更清楚確認病灶的位置、大小,達到精準治療的目的。 顯影劑滲漏造成的危害. 台北慈濟醫院影像醫學部主任許元昱表示,顯影劑主要是採用靜脈注射,一旦發生滲漏情形, 顯影劑會從靜脈血管流出至血管外,病人可能因此出現紅腫、疼痛、水泡,甚至腔室症候群等症狀。 他解釋,一般 10 至 20 毫升的小量滲漏會由人體自行吸收,但也可能出現軟組織反覆發炎;若是有 50 毫升以上的大量滲漏,會使皮下組織壓力增加,進而引起神經血管壓迫,導致組織壞死,就是腔室症候群,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顯影劑滲漏的高危險族群. 那些人較容易發生顯影劑滲漏呢?

  2. 5 天前 · 安南醫院整形外科主任王冠智指出,大眾所熟知的「痣」是學名為「黑色素細胞痣」的黑痣。 顧名思義,痣是黑色素細胞一團一團的聚集,可能長在身體的所有部位,且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大部分的痣都是後天生成的,青春期後才逐一出現。 4 大類別的痣建議應切除. 不過礙於有些痣生長的位置不太美觀,有些會影響生活作息,有些甚至會造成病變,因此須經專業醫師評估予以手術切除治療的必要性。 至於什麼樣的「痣」建議切除? 王冠智列舉 4 大類別: 造成生活不適的痣: 生長在穿戴胸罩處或腰際處,容易導致長期穿衣摩擦。 痣周圍呈現不典型表現: 生長很快、色素不平均(雜色)、邊緣不規則、界線不明,或直徑大於 6 毫米等類型的痣,可能轉變為惡性 黑色素瘤 。

  3. 5 天前 · 日期:2024 年 5 月 6 日 作者: 賴 以玲. 突發性黃斑部出血其症狀與黃斑部病變類似會造成中心視力下降以及視物變形等情況目前發生原因尚未完全明朗不過與血管內皮新生因子有關。 醫師提醒如果發現自己視力在短期內急遽下降,應儘早就醫,把握治療黃金期。 平日身體健康,視力也無特別症狀的 50 多歲先生,某一天忽然發現自己的右眼視力模糊,尤其是視野正中央位置的視力影響更大,於是在隔天趕緊就醫檢查。 及時施以玻璃體內注射藥物治療與玻璃體內氣體注射治療. 初步檢查發現,他的右眼矯正視力僅餘 0.5,左眼則為 1.0,間接眼底鏡檢查發現,右眼眼底呈現「黃斑部出血」與「黃斑部漿液性色素上皮層下積水」的現象。

  4. 5 天前 · 4方法幫助緩解咳嗽症狀. 調整房間空氣濕度. 室內空氣的濕度高低會替呼吸系統帶來不同影響。 濕度過於高的環境促進黴菌、細菌生長,容易損害呼吸系統。 而過於乾燥的環境使得呼吸道乾澀,使人口乾舌燥、刺激喉嚨導致不舒服,若黏膜細胞過於乾燥還會對免疫力造成影響。 使用除濕機或加濕器將室內濕度保持在40%-60%之間,對人體而言是最為舒適的濕度,也有助緩解呼吸道黏膜的刺激,緩解咳嗽的狀況。 避免刺激性物質. 避免吸入煙霧、灰塵、香水、香菸等刺激性物質可降低對呼吸道的刺激,幫助減少咳嗽的頻率。 使用非處方止咳藥物. 使用愈創甘油醚、枇杷膏等非處方止咳藥物,對於緩解咳嗽症狀也具有一定的療效。 支氣管擴張劑治療. 支氣管擴張劑通常用於治療支氣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但也有助緩解咳嗽。

  5. 5 天前 · 鷹嘴豆的營養價值近來備受關注,它富含植物性蛋白質、鐵、鋅,加上豆類的豐富纖維質,是幫助腦部、情緒發展的好食材。 鷹嘴豆除了直接食用,建議可製成鷹嘴豆泥,搭配蔬菜棒或水果(如:胡蘿蔔條)、或塗抹在多士食用都非常適合。 小朋友健康情緒食物 5:氣炸蔬菜. 蔬菜豐富的維他命、膳食纖維,可同時促進腸道與心理健康。 除了一般的蒸、煮等料理方式,Dr. Uma Naidoo也推薦「氣炸蔬菜」,利用氣炸鍋的無油料理方式,搭配適量調味,可大大提升蔬菜口感。 ※小提醒,有些蔬菜可透過油脂釋放出更多營養素(如:番茄、胡蘿蔔),因此建議可將這類蔬菜 稍微抹油後 再進行氣炸。 此外,「裹粉氣炸」也是一種方式,可將食物營養鎖住不流失, 將外層炸粉去除再食用 ,更為健康。

  6. 5 天前 · 結節是一種在皮膚下面、摸的到的腫塊,它也許是一顆水泡,也許是一顆實心的肉瘤,通常感覺不出來。 如果結節比較大顆,脖子上會有一個地方凸凸的,從外表就可以看出來。 由於甲狀腺結節對健康並不會造成太大影響,且多為良性,因此多建議持續追蹤或是開刀切除。 由於王小姐一直有失眠、心悸等問題,為了改善這些症狀,於是中醫師開立「血府逐瘀湯」予以治療。 在服藥一個月後,感覺到身體的燥熱感減輕,入睡也變得更容易,而半夜心悸問題也逐漸改善。 服藥期間,她的狀況也一直保持穩定,7 個月後再次接受西醫檢查時,發現她的甲狀腺結節已經小於 1 公分。 根據衛生福利部中醫藥研究所的資料顯示,「血府逐瘀湯」主治瘀血內阻胸中、氣機鬱滯、陽氣不得宣發以致胸痛煩悶、心悸失眠等諸症。

  7. 5 天前 · 中國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脊椎科主治醫師賴建穎表示,只要有骨頭的地方就會有長骨刺的機會,而大多數的骨刺好發在關節處,因為關節軟骨的磨損,人體自然的保護機制產生骨頭硬化及增生。 簡單的說,骨刺是一種退化的現象,引發骨頭與骨頭之間的關節增生出「贅骨」。 根據臨床X光檢查研究顯示,50歲以上,超過80%以上都有骨刺或椎間盤的退化現象。 70歲以後,幾乎百分之百都有退化傾向,所以每個人終其一生都會有骨刺,就像白頭髮及皺紋一樣無法避免。 哪些人容易長骨刺? 骨刺並不是老年人的專利,臨床發現久坐久站的上班族或者是長期姿勢不良的年輕族群比一般人更容易長骨刺。 中老年族群 :因為退化造成的現象,一般發生於50歲後的中高齡人士。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