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7月18日 · 2023-07-18. 分享本文. 近幾年,各地接連出現極端氣候,《 美聯社 》報導,美國佛羅里達州羅德岱堡(Fort Lauderdale)和芝加哥這兩年都出現嚴重的暴雨,不但阻斷交通,還淹沒部分社區。 隨著氣候變得越來越極端、且難以預測,我們需要更好的天氣預測技術,協助我們提早掌握氣候變化、做好防災準備。 對此,新的 AI 技術或許能提供解方。 華為與北京清華大學(以下簡稱北京清大)研究團隊皆在英國科學期刊《Nature》發布論文,分別談到華為研發的 AI 模型「Pangu-Weather」、與北京清大打造的 AI 模型「NowcastNet」,如何加快天氣預測速度和精準度。 華為 Pangu-Weather 模型:更快速、準確地進行天氣預測.

    • 高濃度細懸浮微粒不僅對健康造成影響還會誘發慢性病的發病率
    • 觀測優勢的衛星遙測精準監測 PM2.5 污染物的分佈與特性
    • 懸浮微粒觀測方式受限,單一衛星也無法滿足需求
    • 氣膠種類與含量之率定的先進遙測技術
    • 混合氣膠輻射驅動力常遭遇多類氣膠混合情形而影響分析
    • 的 PM2.5 主要分布於亞洲與非洲地區,部分地區甚至為標準值的十倍
    • 衛星遙測整合多元衛星觀測讓空污動態監測再升級

    大氣氣膠(懸浮微粒)不僅影響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亦危害人體健康,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空氣污染造成全球每年約 700 萬人死亡,即全球每八位死者中,就有一位是因空氣污染而死亡。 而眾多空氣污染物中,細懸浮微粒(PM2.5)近年來已成為全球最關注之空氣污染物。懸浮微粒在環境科學中,特指懸浮在空氣中的固體顆粒或液滴,是空氣污染的主要物質。其中,直徑小於或等於 10 微米的懸浮微粒稱為可吸入懸浮微粒(PM10);直徑小於或等於 2.5 微米的懸浮微粒稱為細懸浮微粒。 若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細懸浮微粒的環境下,PM2.5 微粒會突破人體鼻腔絨毛及痰液的阻隔,順利進入支氣管以及肺泡,對健康造成影響,不僅會引發呼吸道疾病、肺癌和心血管疾病,更可能造成新生兒早產和影響認知系統的發展,及誘發慢性病...

    近年來亞洲地區大氣污染物(包含亞洲沙塵、生質燃燒、酸性污染物等)的長程輸送已受到相當廣泛的注意,臺灣位處於亞洲大陸東南隅,從地理與氣候條件來觀察正好位於東亞大氣污染物下風處及南亞生質燃燒傳送路徑之下風處,因此,不僅臺灣的空氣品質會受到衝擊(參閱圖二),區域環境與氣候也會受影響。 而為了有效維護民眾健康及生活環境品質,並釐清有害空氣污染物大氣時空及日夜變化對人體暴露之影響,針對環境 PM2.5 污染物的分佈與特性進行監測實屬必要,且已成為全球關注的重要議題,然受限於地面測站觀測點位與數量,此時具大範圍觀測優勢的衛星遙測便成為最佳選擇。

    國際上對於懸浮微粒的觀測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為利用地面測站進行單點高精確度的量測,二是使用衛星資料對大範圍的氣膠資訊進行反演。由於地面測站為單點的量測,對於二維的空間分布則須仰賴衛星觀測提供,此亦為衛星之觀測優勢,然而空氣污染(大氣氣膠)在時間及空間的變化上分別具有生命週期短及範圍小的特性,如露天燃燒或沙塵暴等事件,這對現有的衛星觀測而言,難有單一衛星能滿足此需求。 因此,結合高空間解析度與高時間解析度的衛星觀測資料,基於影像融合技術來產製多元衛星高時、空解析觀測資料(圖三),則使衛星遙測成為最具有潛力以及實用性的先進環境監測科技。

    由於氣膠種類繁多,不同的氣膠有著不同的物理及化學特性,且其粒徑不同也對於輻射影響也有所差異,對此全球氣膠地面觀測網絡 AERONET(Aerosol Robotic Network)除了提供大氣各類氣膠參數之檢驗外,也可證實長期觀測之氣膠光學參數應用於氣膠種類辨識的能力。 該技術還針對一階導數進行正規化,並定義為正規化氣膠指數(Normalized Derivative Aerosol Index,NDAI),可大幅改善氣膠光學厚度在粒徑分布計算之影響,明確區分沙塵,生質燃燒(黑炭)及人為污染物(硫酸鹽與硝酸鹽)之粒徑分布。 氣膠光學厚度頻譜的二階導數則與折射指數(complex refractive index)之虛部相關,經正規化後可量化各類氣膠在散射與吸收之特性及其間之差異,並提供氣膠...

    而目前雖可提供各類氣膠之輻射驅動力,但在實際應用上常遭遇多類氣膠混合之情形而無法準確地估算。因此得必需先率定沙塵(DS)、生質燃燒(BB)及人為污染物(AP)氣膠種類之混合比例(如圖六左),再配合近地表之短波(太陽)輻射通量(圖六右)即可精準地計算出區域或全球尺度氣膠輻射驅動力之空間分布,如圖七,以提供因人類活動造成的地表排放影響評估,作為後續減緩或防治參考。

    根據 2000~2015 年 MODIS 衛星資料所反演全球 PM2.5 的結果顯示,高濃度的 PM2.5 主要分布於亞洲與非洲地區(圖八右),部分地區的年平均甚至高達 100 μg/m3,約為標準值(10 μg/m3)的 10 倍,空氣污染的情形相當嚴重。此衛星觀測結果與世界衛生組織所公布因空氣污染致死的分布區域相互對應,其中亞洲與非洲地區超過 50% (圖八左)。 除濃度分布訊息外,衛星觀測亦可率定空污 PM2.5 之主要種類,如沙塵(DS)、生質燃燒(BB)及人為污染物(AP)等,對於中風、心血管、呼吸道等致病風險之探討與分析提供了更完整的訊息,凸顯了衛星觀測應用的潛能與價值。

    衛星遙測為一新興科技,具有全球尺度的觀測優勢以及高頻次低成本之實用效益,配合國際積極發展太空計畫,如能創新衛星遙測技術,整合多元衛星觀測在區域(或大尺度)空氣污染(PM2.5)與環境時空變化的動態監測,應可準確評估人類各項活動對於環境變遷、全球暖化、氣候變遷及環境空污風險暴露之主因和衝擊,為目前監測與拯救地球村的最佳選擇。 資料來源 1. IPCC, Climate Change 2013: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to the Fif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Cambridge, ...

  2. 2017年12月26日 · 平均而言,台灣有34%到40%的PM2.5 是從境外飄洋過海而來的,冬天時,這個數值可能會超過50%。 因為冬天時吹東北季風,把中國的霾害也一路帶到台灣 ,中南部位於背風面,雖然是好天氣,但大氣非常穩定,汙染物不易擴散。 所以每年10月到隔年5月,台灣的空氣品質都比較糟糕。 相反地,台灣夏季吹西南風,把髒空氣帶走,來自境外的PM2.5 占比會下降到只剩一成。 此外,台灣夏天常有午後雷陣雨,這是最有效的空氣清淨機,雨滴會吸收汙染物質,將這些髒東西刷洗到地上,我們學術上的正式名稱叫做「雨除」,大氣變得較為乾淨。 跟冬天比,能見度天差地遠明顯澄淨許多。 夏日的午後雷陣雨,真是大自然給台灣的美好禮物。

  3. 2021年4月14日 · 什麼時候會下雨? Tomorrow.io 把全世界的「手機」變氣象觀測器,準度不輸氣象局. 創新拿鐵. 2021-04-14. 分享本文.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台灣面臨近 56 年來最嚴重乾旱每個人都在問到底什麼時候會下雨? 傳統上,氣象局會根據氣象衛星、觀測站等資訊預測天氣,但這只能預測大範圍的天氣。 為了提升氣象預測的精準度,新創 Tomorrow.io 採用物聯網、大數據、AI 等技術,將我們的手機變成氣象觀測儀器,讓氣象預測可以精準預測到下一條街,下一分鐘的狀況。 或許,這也能推測什麼時候會下雨呢! (責任編輯:郭家宏) 本文經 創新拿鐵 授權轉載. 作者:Hayden. 台灣正大旱臨頭,大家水桶搶翻天,現在最關心的話題,是何時才會降下甘霖。

  4. 2018年10月24日 · 成功大學機械系教授李永春則利用科技部新型態產學研鏈結計畫價創計畫開發高精度無光罩式曝光機。 李永春指出,台灣從台積電 7 奈米製程到封裝、載板、PCB 等產業鏈十分完整,而黃光微影曝光技術上有往越來越小的線寬、複雜圖形等趨勢前進,即無光罩技術,但6、7 年前發現台灣沒有一家廠商有此技術。 這項技術考驗系統整合能力,需要有光學、機械、電子電路、軟體等技術投入,不僅動員到各領域教授也須納入產業界的思考模式與做法,因此計畫中納入儀科中心、金工中心、工研院等法人來支援技術,目前已做出雛型機,證實台灣資源整合後亦有技術自主能力可製造無光罩曝光機。 儘管面臨鄰近國家的競爭,但台灣半導體設備廠商仍有優勢,台灣周邊半導體關鍵零組件供應鏈完整,只是廠商分散各地,如果供應鏈能集合在一起,應能發揮綜效。

  5. 2023年10月6日 · 根據 TASA ,颱風生成的關鍵資料在海面上但海洋上無法設置觀測站捕捉而衛星能大面積高頻率的觀測可補足氣象資料的缺口。 目前,台灣已有「福衛七號」蒐集南北緯 50 度之間包含溫度、壓力、水氣的大氣資料,但 少了風的資訊,而這正是獵風者的升空任務。 獵風者衛星示意圖。 圖片來源: TASA 。 獵風者上頭搭載了「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反射訊號接收儀」(GNSS-R), 能夠分析浪高、反演海面風速,為科學研究和氣象預報提供當今非常缺乏的海面風場資料,能提升颱風路徑、強降雨等預測準確度。 初期,獵風者蒐集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低緯度帶資料,也是劇烈天氣生成的區域。 除了貢獻與台灣人密切相關的颱風路徑資料,獵風者每日能提供近 7 萬筆數據,也能對全世界氣象觀測預報做出貢獻。 8 成以上台灣製造!

  6. TechOrange 科技報橘製作的《 當 AI 撞擊資安,企業如何重新整裝待發?》將為您整理出,無論企業主動或被迫加入這場由 AI 人工智慧驅動的數位轉型變革,該如何辨識出新威脅與風險、重新設計流程、整頓與採購新裝備,正面迎擊這一波變革帶來的挑戰。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