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0月18日 · 創齡. 時間:2018-10-18 09:35.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江昭倫. 罹癌的楊寶秀奶奶,挑戰打爵士鼓,希望一圓自己的夢想。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提供) 台灣迎接高齡化時代來臨,許多退休族或長者已經不再任由時間流逝,反而正向看待「自己生命的未來」,這股「不老潮流」思維也呼應國際「創齡」 (Creative Aging )趨勢,許多精彩的例子都是藉由追夢、築夢,創意解放年齡,努力活出新的生命價值。 【老人國‧活力國! 系列專題二】 300個阿公阿嬤 2萬歲的生命厚度. 爵士鼓聲. 71的楊寶秀奶奶賣力打著爵士鼓,一起搭擋的則是一位失明的小小鼓手呂岳駿,他們正在為11月參加「仙角百老匯」小巨蛋演出積極練習。

  2. 2020年11月29日 · 唐氏症基金會. 時間:2020-11-29 18:25.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陳林幸虹. 唐氏症基金會董事長林正俠 (中)指出,唐氏症的孩子,約有3成會出來工作,但由於他們的身體在30就步入老化,在被職場淘汰後,如何讓他們能有繼續學習的機會,是目前基金會正積極運作的課題。 (圖/陳林幸虹 攝) 目前台灣每年出生的新生兒,仍有300至400名為唐氏症。 這些孩子在高中、高職畢業後,只有3成有機會在安置機構或一些單位服務,但因為他們身體在30就會步入老化,因此即使有工作,在這年齡就會被職場淘汰。 目前唐氏症基金會也正積極運作,希望讓他們能有繼續學習的機會,減少或是延緩他們老化的狀況。

  3. 2022年10月14日 · 台北股市. 理財. 金融研訓院. 時間:2022-10-14 18:25.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陳林幸虹. 2022年國人金融生活調查指出,「20至29歲的年輕世代有4成是接近金融文盲的等級。 (圖:中央社) 台灣金融研訓院今天 (14日)發布2022年國人金融生活調查如果和2年前相比國人的金融素養整體有進步但如果以族群類別分析,「20至29歲的年輕世代的金融素養不僅下滑且是世代中唯一退步的有4成是接近金融文盲的等級比2年前還要多了10%。 金融研訓院也表示,沒金融素養投資股市就像接刀,不小心就會傷了自己,需要政府和社會正視。

  4. 2020年12月29日 · 立法院會日前三讀通過修正民法」,將成年年齡由20歲下修至18歲後29日的立法院會又相繼通過修正所得稅法」、「遺產及贈與稅法」、「人民團體法」、「國籍法」、「集會遊行法」、「證券交易法」、「入出國及移民法」、「保全業法」、「民防法」、等多項配套法案將條文中原具體的20歲規定修正為成年」,透過民法以及相關法案對於成年認定的下修讓年輕世代及早具備成年國民的權利與義務。 參與修法的民進黨立委洪申瀚指出,許多青年反應18歲上大學,本應可以自立生活,卻因「民法」成年年齡訂在20歲,沒辦法自己到銀行開戶、沒辦法獨立完整租屋簽約、甚至申請校內的清寒證明,也沒無法自行申請戶籍謄本,嚴重限縮的年輕朋友的自主生活的權利,但修法下修成年年齡後,將更能實踐公民的權利。

  5. 2023年9月29日 · 工研院. 南山人壽. 超高齡社會. 時間:2023-09-29 16:26.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陳林幸虹. 65歲成為人生的標配」、人人都有可能活到100歲。 (示意圖/Unsplash) 台灣人口老化速度愈來愈劇烈根據衛福部統計2022年台灣百歲以上人瑞首次突破5,000大關國發會人口推估系統也顯示2022至2070年台灣高齡人口將大幅成長73.3%反之70歲以下人口全面負成長。 國內人壽和工研院合作,發布最新超高齡社會跨世代的需求痛點,結果發現有高達近4成國人認為,除了長照以外,老年生活準備金至少得要新台幣千萬,呈現逐年增加趨勢。

  6. 2023年6月28日 · 南韓年齡. 時間:2023-06-28 16:29. 新聞引據:採訪、路透社. 撰稿編輯:張雅涵. 廢除虛歲新法上路南韓人變年輕1-2歲。 (unsplash圖庫) 路透社報導,隨著計算年齡的新法生效,南韓人今天 (28日)都變年輕1至2歲。 這項新法廢除了傳統的年齡計算方式,改採與國際接軌的通用計算方法。 根據南韓人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年齡計算方式,人們在出生時就被視為1歲,並在每年的1月1日增加1歲。 除了這項傳統的計算方式外,南韓也從1960年代初開始採用國際標準。 在醫療和法律文件中,人們出生時為零歲,在每年的生日增加1歲。 不過許多南韓人在其他領域中都使用傳統的計算方式。 去年12月,南韓通過廢除傳統年齡計算方法的法律,以全面採用國際標準。

  7. 2021年1月15日 · 主計總處分析報告指出,1950年代初期,平均每位育齡婦女總生育率為7人,1960年代總生育率下滑至5人;隨著女性勞動參與率提升、平均受教育年限延長,1970年代生育子女數持續走低,1983年女性勞動參與率突破40%時,總生育率恰巧瀕臨2.1人的人口替代水準(人口長期維持不增不減的替換水準)。 才30年左右光景,減緩人口飆升,卻又發現總生育率持續走低,將加速人口老化等後遺症,1990年代政府將政策目標改為「維持人口合理成長」。 儘管對新移民持開放態度,在晚婚、晚育的趨勢愈來愈明顯之下,總生育率持續走低,2010年經評委初選及全民網路票選之下,生育口號「 孩子~~是我們最好的傳家寶 」勝出,足見社會大眾對於提高出生率的殷殷期盼。 人口負成長到來 產業缺工、缺人才壓力遽增.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