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9日 · 2023 年,和碩才將位於昆山的 iPhone 製造基地轉移給中國立訊當時和碩董事長童子賢 便強調 ,和碩轉讓昆山廠並非退出蘋果供應鏈,而是做了調配,加速印度、越南、墨西哥廠區的擴張。 2024 年 1 月和碩也宣布,將斥資 12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3.8 億元)成立馬來西亞子公司,預計生產消費性電子產品;和碩也持續擴充墨西哥廠產能,投資墨西哥子公司 75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24 億),衝刺電動車業務。 參考資料 / 路透社 、 MoneyDJ ;本文初稿由 AI 撰寫,整理.編輯:林柏源. 繼續閱讀 製造業 時事觀點 科技業. 訂閱經理人Google News 加入經理人LINE好友.

  2. 2023年10月30日 · 緯創宣布以 38.9 億元出售印度廠給塔塔電子,退出蘋果 iPhone 製造行業。近年來蘋果大力轉向印度製造,為何緯創仍要賣掉印度廠?

  3. 2023年12月5日 · (2023.12.5 更新)近年來鴻海、和碩擴大印度佈局,但根據路透社等外媒報導,因為印度受暴雨侵襲,鴻海及和碩位於南印度大城清奈的代工廠近日已暫時停工。

  4. 2023年10月11日 · shutterstock. 《時代廠房員工權利仍存在問題. 但當時沒有對外揭露的是這起事件爆發後印度政府對該廠房進行了檢查。 2021 年 12 月 7 日,也就是食物中毒事件爆發 2 天後印度政府的檢查人員便登門拜訪對工廠的工作條件是否合規等面向進行調查。 《時代雜誌聲稱他們獲得的一份相關文件中提到了廠房的安全風險以及侵害員工權利的問題。 該文件中提到,檢查人員發現 6 名焊接 iPhone 零組件的人員沒有配戴護目鏡,焊接區域的通風也不足以防止有害氣體擴散到工作環境中,形容「這對工人的健康非常危險」。 文件中還提到了諸如自動機械門缺乏互鎖安全機制、上百台沖壓機缺少防護設備,以及部份設備使用前沒有經過正規測試等。

    • 領導者的功課 1:用對人、信賴人
    • 領導者功課 2:維持制度公平,避免偏見干擾
    • 領導者功課 3:目標精準雖好,更深刻的決策來自接納雜訊

    童子賢舉例,公司關渡廠遇過一個工程電梯標案,發現員工舞弊,最後把員工開除、廠商列黑名單,但他底下的幹部憂心忡忡地跑來跟他說,睡不著覺、不知道該怎麼防範,要是之後又有人貪圖工程價差、圖利廠商,或廠商換個名字又來競標怎麼辦? 他反問:你信賴你的經理嗎?他說,一個總經理要管轄的範圍很大,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自己經手,一個關渡廠就有 7000、8000 人,主管只能分層管理、充分授權,相信自己選擇的人。 童子賢以劉邦和項羽為例,劉邦打天下,派蕭何留守關中,兵馬、重要陣地放心交給蕭何;另一位手下陳平跟他索要一萬金,作為反間活動的經費,劉邦沒問細節,反而還給他 4 萬金使用。反觀項羽,派兵打仗,印信拿在手裡躊躇不決,這些動作部屬都看在眼裡,彼此缺少信賴,大事難成。

    團隊要強大,不能只講信賴。信賴的背後,要有公正的機制。因此人會不斷嘗試系統化方法、制定 SOP,防止不完美發生,例如在《雜訊》提到,為了避免法官獨斷,引進了陪審團制;球類比賽則有不只一位主審,甚至到後來也引進了機器輔助。 「日本 SONY 前社長盛田昭夫曾制定一條非常激烈的規定,不讓應徵者寫學歷、不讓面試官看到學歷,造就了 SONY 的盛世。」童子賢表示,SONY 為了面談的公平,所有應徵者必須經過兩到三層的面試,而不寫學歷這一條,就是讓公司不要憑先入為主印象破壞公平,貫徹用人唯才。

    童子賢提醒,修正系統錯誤、偏誤、刪除雜訊,雖然能讓大家精準朝目標前進,但領導者也不能只顧盯著目標,目標之外的訊號,可能開啟新的思考契機。 他以量子物理學比喻,你以為所有的電子都直線前進,但是當電子數量一多,你會發現雲霧狀的電子雲,大自然的安排就是這樣,你想閃開的是雜訊,但久而久之雜訊裡其實藏有訊息,如果你只看單一目標,會忽視其他重要訊息。 舉例來說,即使你 10 支箭都射進了內 10 環範圍,但如果把靶心縮小,目標變窄,你就會發現剛剛的箭可能只有一支射中,其他 9 支都是錯的。換句話說,所有目標都是人為,錯誤、偏誤、雜訊可以透過制度減少或降低,但重大決策也許有再思考的空間,所謂「快思慢想」,或就像文學家王文興說的,有些書,一天不要讀超過 20 頁,讀得慢、才讀得深。

  5. 2016年12月17日 · Socrates 蘇格拉底. The only true wisdom is in knowing you know nothing. 唯一真正的智慧是知道自己一無所知。. I can not teach anybody anything. I can only make them think. 我無法教任何人任何事情,我只能驅使他們思考。. wisdom (n.) 智慧.

  6. 2020年11月24日 · 歷經 7 年談判,印度在 2019 年底宣布退出,最終加入 RCEP 的成員國為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新加坡、汶萊、柬埔寨、寮國、緬甸、越南、中國、日本、韓國、澳洲、紐西蘭等共 15 國。 林柏源 製圖. 印度總理莫迪表示,RCEP 並不符合印度的核心利益。 外界猜測,因中國、印度是所有成員國中,人口數與 GDP 最高的兩國,而現在中國製造輸入印度的比例遠高於印度製造輸入中國的比例,如果有更多中國廉價產品輸入,恐擴大印度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威脅印度市場。 沒加入RCEP,台灣的處境會變艱難嗎? 同樣位在亞太地區、卻沒有加入RCEP的台灣,會在國際市場上被邊緣化嗎?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