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5日 · 日本能登半島在元旦發生規模 7.6 強震,日本氣象廳雖第一時間發布海嘯警報,協助沿海居民儘速疏散,以躲避 5 公尺高的海嘯。 但至今地震造成的房屋倒塌、周邊火警等災害,已導致逾 60 人罹難。 日本作為科技先進、地震頻繁的國家,如何加強科技防災再度成為眾人關注焦點。 近幾年日本、台灣、墨西哥、土耳其以及美國,都開始施行地震預警系統。 現行地震預警系統最大盲點:無法提前發布警報. 地震預警系統能讓震央周遭地區的居民,在震波抵達前幾秒至幾分鐘收到警報,好爭取黃金避難時間。 然而 預警系統最大的局限在於,它只能在地震發生當下發出 ,因此在震央 40 公里內的居民,幾乎只能在受地震衝擊當下,同步接收警報,只有較遠區域的居民,才可能早個幾秒鐘逃難。

    • 拍下日本 311 海嘯,前nhk 攝影記者獲獎無數
    • 311 海嘯拍攝完,自問什麼是「正確的」新聞報導
    • 推薦閱讀

    哈芬登郵報(HuffPost)日文版報導,鉾井喬在 311 當時,是才剛進入 NHK 福島放送局工作第一年的菜鳥攝影記者,311 當天是他第 5 次空中攝影。 當時鉾井喬拍下的 311 海嘯影片,在全世界多處播放,得到許多獎項,那悽慘的景象,被稱為「歷史性的畫面」。 但鉾井說,他至今仍無法接受,311 當時「在這麼多人死去的時候,只有我在最安全的地方攝影」,不斷質疑自己「為什麼我要拍呢」。 報導說,311 當天下午 2 時 46 分發生大地震時,鉾井因為輪值當天的空拍工作,正在仙台機場的直升機庫,練習操作直升機攝影。 地震當時搖晃得非常劇烈,鉾井差點摔出直升機上的座位;機庫中有些其他媒體的直升機,因為搖晃劇烈而相撞,導致機體損壞,而 NHK 的直升機因為剛好正在進行檢查,機體有一半露出在機庫...

    鉾井說,到底什麼才是「正確性」,他至今無法得到解答。新聞報導必須傳達事件的正確性,「但是這些正確性,是現在的福島能夠承受的嗎?這是對誰而言的正確性呢……」 鉾井說,他希望能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福島,繼續思考並生活下去。 於是在震災發生 2 年後,鉾井辭去 NHK 的工作,轉當藝術家。他認為觀賞藝術作品的人,可以有各式各樣的想法,對於福島而言,與其硬塞給他們「正確性」,不如提供繼續思考的契機。 鉾井 2016 年發表短篇電影「福島櫻紀行」,電影以震災後的福島為主題,從海岸往內陸前進,追蹤櫻花開花的「櫻花前線」,記錄櫻花與賞櫻人群。 因為櫻花對福島人來說是特別的存在。許多人在震災與核災後失去原本理所當然的日常生活,每年仍按時綻放的櫻花,呈現出春天這樣「看不見的東西」,並轉化為人們的喜悅。 鉾井拍攝此...

    日本福島 311 核災十周年,福島現在還好嗎? 【核四捲土重來?】311 十週年前夕,蔡英文親上火線曝 2 大理由:重啟核四絕非選項 天氣越熱,病毒感染力真的越低嗎?為什麼疫情熱區與高溫地圖居然高度吻合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搭直升機拍311海嘯獲獎 前NHK攝影記者自責10年〉。首圖來源:翻攝自 NHK)

  2. 2022年9月20日 · 近日地震連連,台灣各地也出現嚴重程度不一的災情。 打開通訊軟體 LINE ,許多人應該都會看見一條紅色的警示,除了提醒台灣民眾地震位置與強度,更提供回報給親友自身狀況的功能,讓許多台灣民眾放心不已。

  3. 2021年3月15日 · 從一場地震賑災,看出中國與日本的差別. 在這場東日本大地震裡,台灣捐了 68 億新台幣,是其他有捐款的 93 個國家中裡的第一名,金額甚至超過所有國家的總和。. 這筆錢很多,但再怎麼多,都沒有 13 年前,台灣對中國汶川大地震(川震)捐了 88 億 ...

  4. 2015年4月27日 · 2012 年 3 月: 311 地震滿周年,時任內政部長李鴻源證實,中華民國紅十字總會在 311 日本海嘯賑災的募款專案當中,用了 8 億多元,目前還有 16 億 9098 萬元尚未捐出去,儘管紅十字會的理由是「為配合日本紅十字會」,但 李鴻源坦承,紅十字會在處理善

  5. 2018年2月7日 · 當時日本東北發生強震後,台灣率先捐款,透過紅十字捐款的官方公布金額是 109 9000萬日圓,遠超過第二名的美國,且超過 9 成都是來自台灣民間的捐款。 這些年過去,日本人一直沒有忘記台灣當初的幫助,許多日本人來台旅遊時都會穿著印有「311 感謝台灣」、「永遠的朋友」等字眼的感謝 T 恤。 其實不只 311 ,這兩年台日發生嚴重地震時彼此都會互相伸出援手。 例如 2016 年台南地震發生後,日本民間便不斷捐款幫助台灣救災,日本政府更是在地震發生後捐款120萬美元(約新台幣3960萬元)給台灣紅十字會提供支援。 另外日本熊本大地震、北九州豪雨洪水發生時,台灣人也都有伸出援手幫忙。

  6. 2024年4月16日 · 最大任務是地震來了跟著搖. 這個球體位於 101 大樓的第 89 樓觀景台,對民眾來說是熱門的旅遊景點之一,它外表本身就是一個美麗的球體,同時也扮演著重要的「 調諧質量阻尼器 」角色。 也就是當大樓面臨到強風或是地震時,可以減少建築物劇烈搖擺和劇烈震動的鐘擺。 影片可以看到,在 2022 年台灣發生規模 6.8 地震中,調諧質量阻尼器盡責的劇烈搖擺,下面網友紛紛讚歎這根本是完美的建築工程學。 除了阻尼球,防震的建築設計也很關鍵.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