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英國疫情 相關

    廣告
  2. 立即預訂可慳更多,Agoda®一直保證最低價! 我們全天候為你提供協助,出走都唔會注定一人! ...

    • 高雄

      超值酒店,神秘優惠

      先訂後付,節省更多!

    • 折扣優惠

      計劃緊下次旅程?

      我們為你提供最抵優惠!

搜尋結果

  1. 2021年4月9日 · 指揮中心表示依據疫情監測資料顯示英國南非共和國及史瓦帝尼王國等 3 個國家之疫情已過高峰且呈明顯下降,加上我國已超過 2 個月未檢出自該些國家境外移入之 COVID-19 病毒變異株案例,故調整自該 3 個國家入境旅客之檢疫措施。

    • 日本:別因恐慌過度採購,日後還要斷捨離
    • 法國:不要放棄希望、別對自己太嚴格
    • 西班牙:避免過度擔心,就算確診並非人人重症
    • 奧地利:接受與病毒共存的生活,設定 2 周計畫保持前進感
    • 美國:打疫苗後生活趨近正常,可搭飛機國內旅行了

    日本近日疫情呈現第二波高峰,東京等 9 地 5 月底前實施第三次緊急事態宣言,5 月 18 日單日確診數為 5,204 人(全國完整接種疫苗人口比例 1.7%)。 旅居東京的作家張維中關心台灣疫情,他在臉書談到,因恐慌而引起的過度採買真的沒必要!「東京一年前已上演過這一段,後來存貨多到人人斷捨離。」 至於在東京生活、經營「明太子小姐生活旅遊日記」的明太子,回想過去一年,「沒有很多機會外出和遠行,時常在家裡面丟東西和收納整理;和沒辦法見面的人反而有了更深層的聯繫,有機會去修復和清潔關係;重新整理自己的 input,試著接受不同的資訊。」也因小孩上幼兒園的關係,和媽媽們熟識起來,沒想到在疫情期間,卻交到了一群很有趣的新朋友。病毒威脅下,人生仍然有各種可能。

    法國疫情在兩次較大高峰後,似有趨緩跡象,5 月 16 日單日確診數為 1 萬 3,948 人(全國完整接種疫苗人口比例 13.6%)。 經營 Podcast「下午茶喝到卦_輕鬆聊法國文化」的播客歐蘿拉 Lola,也從自己在巴黎的封城經驗中,歸結出 5 個「不要」與 3 個「最重要」,以下節錄她在臉書的公開分享:

    西班牙走過單日確診數 10 萬的高峰後,疫情緩和下來,5 月 14 日已降至單日 2,594 例(全國完整接種疫苗人口比例 15.6 %)。 經歷西班牙一年多疫情的 Joice,則提醒台灣的大家不要恐慌!「據我所知,我的同棟鄰居就曾有 3 戶染疫,一戶是夫妻前後一個月染疫、2 個小孩一歲、4 歲一直都沒事;一戶是太太、大兒 5 歲染疫、先生與小兒 2 歲沒事;一戶是夫妻同時染疫、兩兒 7 歲、3 歲沒事。他們復元後都回到原本生活。」 目前西班牙多數染疫者為輕症或無症狀,輕症患者在沒有開藥的狀況下,在家隔離養病 10 天,約 2、3 周可自行康復。雖然不必過度擔心,仍要積極阻斷傳播鏈,以降低年長者、慢性病患重症機率,也守護經濟不受嚴重影響。

    奧地利去年 11 月疫情達最高峰,3 月再度上升後漸下降,5 月 18 日新增病例 582 人(全國完整接種疫苗人口比例 12.7%)。 住在維也納的音樂人 Chiao-Hua Chang 則指出:「第一次封城大家都在蜜月期,覺得花時間陪家人很棒,但到了第 N 次封城時就會思考,日子到底該怎麼過下去,人生總不能卡在這裡吧。」她覺得現在心態應轉換成,接下來將與 COVID-19 病毒長期共存了,生活該怎麼調整? 一年多下來,她發現,日常生活除了「現場演出」的臨場感無法被線上取代之外,大部分的事都可以 online 處理。也觀察到,過往奧地利人熱衷生活勝過網路,高齡族群 3C 使用並不普遍,經歷疫情後能力大升級,透過 Zoom 參與各種線上課程也沒有阻礙了,相信台灣原本不熟 3C 的族群也絕對有...

    美國在 2020 年 12 月開打疫苗至今,每日新增病例趨緩,5 月 17 日單日新增病例降至 2 萬 9,387 人(全國完整接種疫苗人口比例 37.9%)。 住在喬治亞州的作家丘引在臉書上寫著,「在打過兩劑 COVID-19 預防針後,基本上我的生活已經恢復正常了。除了出門仍然戴口罩外,其他的沒什麼差別了。」4 月美國 CDC 已同意,完整接種疫苗者可搭機在美國境內旅行了,丘引一家已訂了阿拉斯加來回機票,規劃久違的旅程。 過去一整年,丘引原本在大學上的進修課程,因疫情紛紛改成線上。防疫期間,人與人之間的關心是溫暖來源,有時她會做上一些點心,送到鄰居家戶外信箱,通知對方一段時間後再拿取,小小心意為彼此鼓勵打氣。 比起台灣近來單日確診 300 例上下,美國 2020 年 12 月開始施打疫苗...

    • 展望未來,不斷調整方向。疫情具有高度動態的特性,領導者必須每天審視動態,及時調整策略方向與工作優先順序,這些決策應盡量避免複雜的內部協調流程,否則跟不上環境的變化。
    • 確保政策、指令暢通。建立專門的危機處理小組,每日開會確認工作流程,並負責指令及政策的傳遞。如果企業有內部的溝通平台,應隨時更新動態,讓員工、加盟商、合作夥伴都可以根據企業當地的病況,以最快的速度應變。
    • 為員工建立清晰度與安全感。隨著疫情全球大流行,假消息、假新聞甚囂塵上,企業應主動調查、釋疑,提供員工可行的防疫方案,為他們創造安全、舒適的工作環境。
    • 彈性調派人力及工作內容。餐飲業當屬重創的行業之一,有些員工被迫減薪、無薪假,甚至被離職。除了休假或裁員,企業可以嘗試將員工分配、借給現下最有價值的產業。
  2. 2020年3月19日 · 新冠肺炎(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蔓延全球,儘管東亞地區看似趨緩,但歐美多國像是義大利,卻陷入指數型爆發。 除了個人關心如何防疫、自保之外,企業怎麼在這波疫情中存活,也是迫切的議題。 麥肯錫(McKinsey & Company)公司以過去輔導企業的經驗、參考許多業界經驗,在官方網站發表一篇名為 COVID-19:Implications for business 的文章,並提供一份線上報告,提出未來景氣、企業應對方案的觀點。 疫情發展的兩種可能.

  3. 2021年6月3日 · 疫情以迅雷不及掩耳變化著當缺工缺原物料缺產能的狀況愈來愈頻繁時唯有做足準備才能應對更多不確定的狀況疫後的供應鏈新常態是什麼? 經理人又該從何布局,養成抵禦危機的韌性呢? 延伸閱讀: 蘋果新供應鏈出爐! 6 家台商遭移除,中國新增 12 家供應商. 疫後供應鏈兩大變化:捨棄「及時生產」、從全球布局改成地方部署. 安永企業管理諮詢公司總經理黃昶勳提到,供應鏈在這波疫情下會有兩大調整,一是 從精實生產轉為計畫生產。 製造業過去提倡用 「及時生產」(Just in time,JIT) 來減少庫存成本與人力冗餘,有些公司甚至能將庫存周轉率壓在 1 個月內,但疫情下的工人隔離期動輒半個月,一斷鏈,庫存根本難以應對。

  4. 2018年3月8日 · 1854年8月31日到9月3日英國倫敦蘇活區SOHO爆發了嚴重的疫情光這四天就有127人死於霍亂接下來更有超過500人死亡那時的醫學觀點普遍認為這個病是透過空氣傳播只要避免接觸混濁的空氣就可遠離疾病

  5. 2020年4月1日 · 其中一個受到最大衝擊的就是全球股市了每天一開盤數字大起大落讓全球投資人跟著心驚膽跳。. BBC 統計指出日本日經指數美國的道瓊指數以及倫敦的富時 100 指數從今年初疫情在中國武漢爆發後就開始一路下跌 道瓊指數以及富時 100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