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臺灣是一座自然、歷史、人文豐厚的島嶼。. 若有幾天的時光,僅以徒步,加上簡單的交通工具如火車、單車,我們能夠安排怎樣的旅程呢?. 這一次就讓我們跟著先人足跡,前往「淡蘭古道」,走一趟傳說中的「馬偕之路」。. 淡蘭古道,是早年連接臺北(淡水 ...

    • 曾經生活的農地,養育他的農村生活,是吳密察最溫暖的記憶。
    • 農業智慧對當代人是有用的知識
    • 他的歷史博物館歷練與臺灣史研究

    吳密察來自臺南北門,他15歲離家上中學前生活的地方是個靠海的農村,問他有沒有真正的從事過農務,為什麼對農村作息、農具使用這麼熟悉,他笑說,雖然沒有真正的割下過稻穗,但在小的時候,他的父母每天都會把他放在牛車上載去田間,大人在田裡工作,小孩有時候就被綁在牛車下,等待父母,「啊!你的年紀臺灣還有牛車嗎?不是在日本時代就用鐵牛車了嗎?描述日本時代的小說都這麼寫的…….」還沒說完就被他打斷,一副不以為然地說,「你說的是呂赫若寫的,是吧。」(註) 果然是研究臺灣史的學者,對敘事脈絡瞭如指掌,就像他說起對地名的想像時提到的,「地名有兩種,一種是說給別人聽的,另外一種是自己人的溝通用語。」而溝通用語是母親的語言,「我媽媽的社會是沒有文字的社會,所以會告訴別人『去東邊魚塭的地方』說明自己的行蹤,如此的生活化...

    他更積極的想法是,農業智慧對當代人是有用的,像是農人的語言中「今天露水重不重」、「霜有沒有」、「今天北風真透」,這些語言比盯著氣象局的預報對農作更有幫助。提起農業的真實或者說真相,他會不經意地、微帶嘲諷的說,「建制的語言或敘事是這樣說的……」,吳密察突然想到一個考題,「你們知道南部的稻啊~收幾冬?」這題簡單,大家都在國中課本裡讀過,「三收」是標準答案,很少人答不出來,因為老師教的時候是帶著臺灣物產豐饒的歡欣語氣,令人難忘學生時代得知的少數幾個臺灣的驕傲。 歷史學家並不以為然,因為在他高一的的時候曾文水庫才建好,他說在那之前,「三年才一收」,水庫蓋好之後,才慢慢達到一年一收,這是他的農業生活經驗與記憶,農村的小孩對糧食的感知異常敏銳,也不會忘記,比起課本中的描述,農村日常的時間感,更讓他印象深...

    問他除了史學研究,有想過做其他的事嗎?他說,曾經一度想回鄉當國中老師,這跟他對青農返鄉的見解侃侃而談、多有論述倒是相呼應。吳密察說,年輕人回到農村具體的實踐,在這過程中把土地、氣候、陽光的特色記錄下來,更重要的是老農的田野訪談,留住農業智慧,持續的應用以及流傳出去,才能保留農業記憶,存成歷史。 吳密察在《伊能嘉矩・臺灣地名辭書》的導讀中提到,伊能嘉矩能在接到委託不到9個月的時間就出這本卷帙浩繁的鉅著,雖然讓人驚嘆也可以解讀成作者相關知識與資料累積豐富,以及獲得中央知識界肯定備受鼓舞積極任事,這段描述其實也可以反應在他自身的歷史學經歷和擔任故宮院長的作為上,雖然在學院的研究上一路順遂,但期間對臺灣史的鑽研不獨在資料蒐整研究,多次參與行政職務,像是文建會時期、臺史博和臺灣文學館的籌備,都是直接回...

  2. 省工、省水與減少飄散,這位農民研究的噴頭獲青睞. 「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這句話不只是一句諺語而是每天都在農村上演的真實場景台東卑南農民吳東隆經營10甲鳳梨釋迦外銷每到夏天都要和雜草纏鬥,「三週除一次除完一輪前面又長出來 ...

  3. 「我一看就認為裡面有兩種小米。 」面對歷經上千年時光,早已碳化、一片烏黑的種子,中研院特聘研究員邢禹依博士仍在轉眼間辨認出兩種小米的型態差異。 這批古老的種子來自臺南的南關里東遺址,中研院院士臧振華率領的南科考古團隊,在此地發掘出目前臺灣所知最早的小米與稻米種子,最古的種子距今約近5千年。 南關里東共出土約13萬粒作物種子,其中稻米8千粒、小米更多達12萬粒,考古研究人員將極易破碎的碳化種子挑選出來,透過種子大小差異判斷,當時人類可能已經具有選種能力。 這些農作物種子隨著南島語族祖先遷徙來到臺灣,留下最早期的農業活動遺跡。 透過碳化種子的外觀,即可判斷出擁有兩種不同型態的小米。 (圖片來源/Tsang 等. 2017.

  4. 如今〈負荷〉詩中的孩子們早已不再是小孩,而和晟一起帶大孩子們的妻子莊芳華女士,陪他種樹修枝,耕田堆肥,彈琴伴奏合唱,顧孫子。 牽手連枝背著「甜蜜的負荷」走一生,讓他放心作詩、深根土地的,是因為有她相伴。 莊芳華陪伴晟重新走訪濁水溪上中下游,這條臺灣最長河為沿途供應農水,也反映許多臺灣環境議題。 (圖片來源/目宿媒體提供) 〈負荷〉被收錄到課本20年後,農專畢業便一直在故鄉溪洲任教職的晟退休,樹人數十年再種樹,至今又20年。 樹園名「純園」,賦母親的名為念,母親耕過的田也持續種稻。 晟么子、歌手志寧在〈負荷〉寫就後才出生,臺大森林系畢業的他在紀錄片《他還年輕》中說,當初為種樹造林,晟作法和他所學不同,不時父子吵架,如今回憶成為趣談。

  5. 「淡蘭古道的發展是個不斷截彎取直的過程。 」雲天解釋,先民往來淡水廳與噶瑪蘭廳,一開始沿著東北角海岸而行,日漸朝內山拓墾,路線也往南修正,縮短臺北到宜蘭的交通距離。 過往的行跡結成淡蘭古道綿密的路網,今日大致被分為北中南三路。 中坑古道位於淡蘭古道中路,過去是茶商往返柑腳與闊瀨的捷徑,以水尾土地公廟為起點,終點的中坑頭鞍部立有界石,指示「北頂雙溪、南闊瀨、西石碇」的方位,一路上皆有平林溪上游的中坑溪蜿蜒相伴。 在荒野找尋前人生活的痕跡. 打開牛欄涉水過溪,一片綠毯映入眼簾,母牛帶著小牛愜意地躺臥其上,「這些綠地30年前都是水梯田。 」兩到三百年前先民到此墾荒,必須就地取材開墾農地、建造家屋。

  6. 筱帆,部落文化重要推手. 都歷部落生物多樣性豐富,往昔部落族人為追求作物高產而使用農藥防治病蟲害,使生態環境面臨嚴峻的考驗,外加人口外移,讓部落繁榮不再。. 為生態永續利用,筱帆女士在部落積極推動有機耕作,輔導部落轉型。. 她表示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